◎高富华
在拉萨,坐茶馆也是一种享受。
拉萨有两家光明甜茶馆,一家叫“光明港琼甜茶馆”,另一家叫“光明商店餐馆”,即“老光明茶馆”。至于哪家更老,当地人也说不清楚。两家茶馆隔街相望,“光明港琼甜茶馆”在丹杰林路上,“老光明茶馆”在丹杰林巷一侧。
甜茶馆跟四川茶馆差不多,人们在甜茶馆晒太阳、闲聊、谈生意,也可以玩扑克、打印度克郎球、天南海北聊天。
甜茶馆是舶来品,因为甜茶是按“磅”售卖的,这是一种英式的计量单位,“老光明茶馆”的甜茶五元一磅,用不同尺寸的暖水瓶分装。而“光明港琼甜茶馆”里的甜茶按杯买,茶客们端着茶杯,哪儿有空就可往哪儿坐,就像是在上海南京路拼桌吃灌汤包一样,这里是拼桌喝茶。
甜茶的味道有点像阿萨姆奶茶,是用红茶、牛奶、糖或甜茶粉兑成的。
除拉萨外,很少在西藏的其他地方看到甜茶馆。甜茶是被“改良”的,虽然藏族同胞日常饮食里缺不了茶,但这“茶”并不是茶馆里的甜茶,而是酥油茶或清茶。
自古以来,西藏人民喝茶不种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西藏才在林芝开始试种茶叶,如今林芝、山南一带都有了茶园。但由于适宜种茶的面积并不大,西藏的茶叶依然靠外地供应。
藏族同胞饮用的茶大多为砖茶,俗称“大茶”,主要来源是川茶、滇茶。他们喜欢“熬茶”,即是在茶壶中加上冷水,投入适量的茶叶烧开后,再加上少量的盐后即可饮用。这是最常见的喝法,也叫“清茶”。
另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品。一来可以缓解高原反应,二来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引起的嘴唇干裂,三来有很好的御寒作用。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
天路问茶:一条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随着1954年12月26日康藏公路(连接雅安和拉萨的公路,G318国道的前身)建成通车,打通了西藏与平原的“血脉通道”,成为平原通往世界屋脊的第一条公路。
康藏公路起自雅安,至于西藏拉萨,全长2255公里,贯穿西藏高原东部,自东到西翻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4座大山,跨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激流,全线平均海拔在3千米以上。
如今茶马古道已被深山幽谷隐藏,现代交通早已代替遥远的背夫和牦牛。
川藏之间的立体交通雏形已显。航空自不必说,陆路交通已是“大道通天”,除了G317、G318两条国道外,始于四川雅安、止于新疆叶城、跨越青藏高原、连接大西南和大西北的雅叶高速公路(G4218)雅安至康定段、拉萨至林芝段早已建成通车,康定至林芝段建设激战正酣;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成都至雅安段也已建成通车,雅安至林芝段正加紧推进。
2024年5月27日,时任四川省省长黄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正在建设的雅安至林芝段要跨越7条江河、8座山脉,如同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巨型过山车’。”
从雅安坐着火车出发到拉萨,已近在咫尺。
远古的辉煌已还给辉煌的祖先。虽然古道依旧,但风景依然。昔日的茶马古道,今天已成为世界级的热门旅游线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走进拉萨贡嘎机场候机大厅,迎面而来的就是“藏茶”专柜,身着藏装的服务员热情招呼:“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带点西藏的特产回家吧!这里有藏茶系列产品。”
于游客而言,想带回家不是藏茶,而是西藏,只是西藏太大。
一路的自然景观扑而来,一路的人文风情美不胜收,让人们惊艳、惊奇、惊险、惊叹……有多少惊喜可以再来?
这是一条茶叶铺成的天路——
藏族民间总是把雅州和茶叶联系起来,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藏地歌谣是这样唱的:“棕色汉茶垒成墙,高过了东方的山岗;雅州女子的温柔,比蓝蓝的江水还长……”
这是一条汉藏等民族踏出来的景观大道——
从成都平原跃升到世界第三极,看山要看极高山,无限风光在青藏。西藏神秘而遥远,今天随着陆空交通条件的改善,西藏已不在遥远,但神秘依旧,浪漫依然。
这是一条让世人追逐的观光休闲之旅——
一提到西藏,有两个字让人望而生畏——高反!其实,西藏有的是“天然氧吧”——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易贡更是江南的“江南”,墨脱则是江南的“海南”。
在“江南”、在“海南”,谁还会高反?
川藏茶马古道的旅游,雪峰与阳光同在,观光与休闲并存!
雪域天路,还会再来!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