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怡
“十四五”收官之际,我州城乡建设交出亮眼答卷。从雪山脚下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到千年文脉的当代传承,再到高海拔地区供气供暖供氧等民生工程的落地生根……一项项惠民举措在雪域高原落地见效,既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也破解着高原生活的痛点难点,为这片神奇土地注入蓬勃发展的新活力。
“十四五”硕果盈枝
城乡建设焕新颜
我州作为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效斐然,探索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科学路径。
在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错落分布的22座古碉群静静矗立,成为村落最鲜明的标识。依托独特的人文景观,全村92户村民中近90%投身旅游业,让这座古村落先后摘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等荣誉。村民们在严格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营、特色农产品产销等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人均年收入较此前增加近5000元,实现了“保护古村落”与“致富奔小康”的双向共赢。
在相邻的梭坡乡莫洛村,因拥有13座造型古朴的四角碉和八角碉,被誉为“千碉之国”,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编制《农村住房规范建设及建筑风貌管控指导图集》,并将传统建筑保护条款纳入村规民约,让保护理念深植人心。如今的莫洛村,古碉与新村相映成趣,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在守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焕发出愈发鲜活的生机与活力。
州住建局村镇科副科长唐龙英告诉记者,近年来,州住建局始终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基本原则,扎实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已成功申报94个中国传统村落、268个四川传统村落,顺利入选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下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