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色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组织开展了肉制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旨在从源头上确保百姓购买的每一块肉都“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
此次行动覆盖了人流量密集的农贸市场、超市冷鲜肉柜,以及餐饮环节的烧烤店、卤肉店后厨等关键点位。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聚焦社会关切的食品安全风险点,严密排查是否存在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不合格肉类的行为。同时,对销售过期变质、腐败霉变肉制品,以及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打击态势。
“请出示一下这批肉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在一家火锅店的库房里,执法队员老王一边仔细核对票据上的批次与日期,一边俯身清点着冰柜里的存货。他的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看似简单的“票物核对”,却是阻断病死畜禽肉、来源不明肉流入市场最重要的一道关卡。
除了严格执法,检查还兼具普法宣传的功能。在检查间隙,执法人员主动化身“普法员”,耐心向经营户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板,进货台账一定要记录规范,这不仅是对顾客负责,也是你们自我保护的重要凭证。”执法人员指出,规范的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是厘清责任、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18户次、农贸市场2家次,发现并现场责令整改问题隐患2个。通过此次检查,有效规范了色达县肉制品市场的经营秩序,进一步筑牢了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尼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