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1月27日

酥油芳香中的波密扎木镇

◎杨全富

到达波密县扎木镇的时候已是深夜,夜空之中的星星仿佛被谁随手撒在墨色绸缎上的颗颗珍珠,疏疏落落地悬着,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街道两旁有霓虹灯在闪烁,忽明忽暗间可以看见各种店招。也许是一日没有吃到热食的缘故,在下车的一瞬间,忽然间感觉空气之中到处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时,虽然有强烈的食欲,不过终究没有抵挡住一日奔波之后身体的疲劳感。我和妻儿走进最近的一家酒店,办好入住手续。

对于一名来自异地他乡的人而言,来之前,已经对沿途的美食做了大体的了解。可能这种了解有点片面,不过,还是有着一定的方向,比没有目的的寻找要好多了吧。在这以前,就从朋友口中得知这里的香寨味道极其的鲜美,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为了一饱口福和眼福,临睡之前,我们决定第二日到街上去找找,品尝这道美食,感受藏乡的生活,第三日再前往拉萨。不然,对于喜欢美食的我而言,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次日清晨,我和妻儿一道走向这座古老的城市。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318国道从县中心穿过,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波密,藏语意为祖先。原为曲宗、易贡、倾多三宗。

波密县城的街道两旁,是一溜店铺。店铺的店招都是选用统一的式样,上面分别用藏汉双语书写着店铺经营的范围。如“扎西藏饰”,就是专卖藏族饰品的店铺。“吉祥服饰”的店铺里,一排排颜色艳丽的服饰悬挂在衣架上……于我而言,虽然这些店铺里也有许多的看点,然而比起那一道心仪已久的美食,仿佛逊色了不少。

街道上,一道淡淡的幽香随风飘来。我们循着这道香味找到一家毫不起眼的餐馆。餐馆外,门楣上挂着褪了色的藏式门帘。掀帘进去,一股浓郁的藏香味扑面而来。眼前的店铺内,雪白的粉墙上,张贴着一张张介绍美食的海报,并配有各种精美的图案。还没有品尝,我们已是食欲大开,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快朵颐。我们在饭店的角落里落座,点了一些辅菜,最后郑重地点上这一道叫做香寨的美食。经老板同意,我走进后厨里,并目睹了香寨的整个制作过程。厨师告诉我,他姓王,来自四川崇州市。2015年,他怀揣着致富的梦想来到了这里,屈指算来,已生活了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里,他一边将川菜做好,一边寻访当地的特色美食制作人准备拜师学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如愿以偿,师从当地一名厨师,如今的他早已将川菜的香辣与藏餐的醇厚糅合得恰到好处。在与我交谈的过程中,王师傅手中一直也没有闲着,忙着制作这一道美食。他首先把去皮的土豆放进锅里,用大火烧制到七八成熟时,捞取到滤盆中,将水分滤掉。随后将这些土豆切成小块,盛在盆里待用。接着将当地盛产的一种火葱切成段,放入油锅之中煎炒,溢出香味后取出放进石刍之中捣碎,装进碗碟之中待用。再用凉水把咖喱粉拌成糊状,倒入油锅中,溢出香味后,做成油咖喱,也待用。这时候,王师傅将新鲜的羊肉在菜墩上剁成块状,并用适量的牦牛酥油烹炒后,放入锅内加水闷煮。最后,王师傅往锅里加入土豆、炒制的油咖喱、盐、生姜、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调料,充分搅拌后,盖上锅盖烹煮至熟透为止。在起锅前,再撒上一些葱泥,单看炒制的过程就能判断得出它这一道菜味道的鲜美。当盛着香寨的陶钵放在面前的时候,我和妻儿仿佛已忘记了其他美味佳肴的存在,不断地夹着这道菜。可见,无论到底是否能接纳这种味道,每一个人都抵挡不住它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克服不了对异地他乡的美食好奇。

香寨的味道在于其灵魂,土豆经过高温烹煮之后,依然保留了土豆的清香味,加之火葱的辛辣,再辅以酥油的芳香,以及油咖喱独特的味道,一口下去,味蕾在接受多种味道后,仿佛已完全迷失了方向似的,味觉猛地收拢在一起,除了满嘴的软糯甜香之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描写此时的感受。再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已完全驾驭不了自己,不断地举着筷子,不断地将这一道人间美味源源不断的送进嘴里,忽然之间感觉自己都已化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无法自拔。许久,我们终将眼前陶钵里的香寨一扫而空,我们意犹未尽的走出饭馆时,王师傅跑了出来,让我们将其余没有动过的饭菜打包带走。“等一会儿,你们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这些川菜你们可以带到路上吃!”我接过他递给我的打包盒,我才发现,我们在吃香寨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动用其它的菜蔬。我不断地向王师傅道谢,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谈起自己吃香寨时的样子,不禁莞尔。

除了香寨,波密还有许多的美食,凉拌牦牛肉、藏香猪、奶渣包子……一到饭点,街道两旁那些悬挂有各种美食店招的门前总是人头攒动,这里没有鲍鱼龙虾,山珍海味,但那种带有乡土气息的食材,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反射出诱人的光泽。饭店里,人们用藏语热烈地交谈着,虽然我熟知嘉绒藏语,然而对于这里的藏语却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过,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荡漾,让这里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

在特色点心店里,麻森,这一道美食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制作麻森时,首先在菜盘里放入适当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老红糖,搅混融合,盛入一正方形小礼品盒包装内,用力装满、夯实,既可做成麻森正方形糕,其味美味可口,是店里的招牌点心。人们在店铺外排起了长龙,就为购买一些麻森回到家中,让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品尝。

下午,阳光掠过城市的上空,将黄色的光芒照射到远处的山峦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阳光也慢慢的向着山顶挪移。当阳光越过山顶时,暮色便笼罩住了整个山城。此时,县城中央的广场里,市民们相约来到这里,等待一日里最后的歌舞盛宴。华灯初上,柔美的音乐声中,人们围成圈,甩动如云的长袖,迈动优美的舞步,在广场中央翩翩起舞。此时,远处的山峦是静默的,它们也像我一样,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赏着这一群舞者。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是生活的缔造者,尽管每一个的生活之中有着太多的不如意,然而,音乐声响起时,他们就已经陶醉在自己的舞步之中,完全忘却了工作之中的烦恼。他们只想拥抱现实生活,再用大无畏的心态去积极面对明日的坎坷。

长袖飞舞如云,舞步轻盈如风,广场中央,这是人们用舞蹈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也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望。

来到这座小城后,我才知道,波密历史悠久,为吐蕃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出生地,因此又被称为“藏王故里”。在西藏的传说中,聂赤赞普本是天神的儿子,降临人间,来到山南境内羌脱神山,被十二个放牧者看见了。盘问小伙子从哪里为,这个小伙子用手指指天。这些人以为小伙子是从天上来的,是天神之子,便伸长脖子,给这位天神之子当坐骑,前呼后拥地把他抬下山来,公推他为部落首领。这就是后来吐蕃部落的第一位领袖。人们尊称他为聂赤赞普,聂是脖的意思,赤是宝座,赞普是英武之主,也就是用脖子当宝座的英杰。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历史上确有聂赤赞普其人,根据《雍布拉康志》、《迪乌宗教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记载,聂赤赞普出生在西藏波密,因相貌古怪、性格刚烈,被家庭放逐,当他游历到雅砻河谷时,结识12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苯教徒,并被推举为王。随后,聂赤赞普将周围几个小邦也收归麾下,并划分好地界,进行统一管理。在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这种文化的体现,一座雕塑,一副画报,一段宣传语,都体现出关于赞普的传说。在广场一角,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正在把玩藏式骰子游戏,在他们的面前,放置中骰碗、骰盘、筹码、小子儿和骰垫等工具。他们将骰碗举起,口中念念有词,随即将骰碗扣向骰垫上,最后看谁能率先突破其他人的障碍跑完一圈即获胜。一位老人告诉我,骰子游戏在波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远古时代,人们将骰子作为打卦的卜辞。1642年,骰子才逐渐成为一种即斗智又消遣的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不过,现在的年轻人藏热衷于现代游戏,对于这种传统游戏的热情正在丧失,其正处于濒临消亡边缘,唉!”老人望着远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从美食香寨到点心麻森,再到夜晚广场轻盈的舞步及传承千年的传统游戏,让我感受到了这座高原小镇绚丽多彩的灵魂所在。波密就像香寨里的酥油一样,芳香、多变,让人们一下就融入到它的生命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于这里的人们经历了生活中的欢乐与忧愁,养成了自己独有的习惯,将那些源自远古的精神深藏于心底,并使之发扬广大,巧妙的把这一切都融进了生活。

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味道、舞蹈及游戏,让波密时刻充满了烟火气息。街道上无处不在的故事,夜空中飘逸的舞步,以及街道两旁耀眼的路灯,让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照亮了远古的传说,也温暖着每一个在寒夜里寻找滋味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