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焦点

第03版

第04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6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 问 会加大就业难度吗
2012-06-23

编辑:反对者认为,延迟领取养老金,会增加就业难度。对此您怎么看呢?

郑功成:我们也做过相应调查,反对意见主要有:年轻人担心增加就业压力;临近退休者担心自身利益受损;部分重体力劳动者身体不能承受;部分人因缺乏稳定安全预期而不安焦虑。

这些群体的担忧与反对完全可以理解,在现实情形下有其合理诉求在内,国家确实需要有切实的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否则,如果退休年龄延迟损害了某群体或部分人的利益,就不能算成功。

一般而言,若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延迟退休年龄当然会影响就业。但我们不应忽略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

一是我国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已经越过顶峰并开始逐渐减少。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新增就业岗位的潜力正被释放,近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200多万就是证据。假如10年、20年后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现在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恰恰也是应对未来就业的需要。

二是现实中大多数退休人员并未休养,而是大规模再就业。这表明,就劳动力供求总量而言,现有退休政策并未带来同等数量就业岗位的置换。不过,即便如此,仍应充分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冲击。

我们建议,采取小步渐进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以将其对就业的影响减轻到最小程度。反之,如果现阶段不延迟退休年龄,届时采取大步调整的政策将会对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养老金较退休前工资相当甚至还高,这种利益分配格局显然不正常。因此,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劳动者在岗时获得更高收入才是解决之道。

编辑:有网友称,延迟领取意味着多缴好几年养老金。会否增加个人负担?

郑功成: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上一代人与下一代或几代人群体性老年风险的分摊,而不是完全按照个体所费与所得来算账。因为总有长寿者需要更多养老金,而谁也不知道自己寿命到底多长。

这一制度的科学性就在于,将个体不确定的养老风险通过稳定的制度安排来化解。如果只算自己的收支账,确实会有极少数人退休后因过早去世而少领养老金。但根据现行制度,个人缴费部分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其自身利益并不损失,只是减少了对社会统筹基金的分享。

况且,从我国养老基金结构来看,个人缴费部分仅占基金来源的28.57%,其余来自用人单位或雇主缴纳;如果再加上政府财政补贴,个人缴费所占比重还不到整个基金的25%。而发达国家较普遍的做法是,退休年龄在65岁以上、个人与雇主缴费各50%。

从整体来看,我国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收益应当是不低的。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责任分担的比例,当然前提是要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特别是一线劳动者与普通职工的报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