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周未3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未1

第Z02版
周未2

第Z03版
周未3

第Z04版
周未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在康定
菌子街
2012-08-05

■ 毛桃

导 读 关于端午节的清芬,我想这其实是人与自然所发生的一次亲密接触的结晶--粽叶、香包里的药草、陈艾、菖蒲、洗澡用的药草等这些平时难得与人接触的药草会在端午节这天隆重登场,莅临市井,“端阳当日,百草为药”。而有了这样的接触,我们才会享用百草并对它们心存感念,我们才会记挂那些野草野地并对它们心存感念。而百草、清芬与诗人屈原、诗人节什么的也存在着很近的关系,属同一条战壕的战友。

除开对街中行驶车辆有所顾忌外,在这条街上参观游览、挑拣购买还是是件挺愉快的事。在这里,能看到粗看似黑旋风的獐子菌(翘鳞肉齿菌),幼菌作鸡蛋状的鸡蛋菌,菌杆像狼牙棒的牛肝菌(又名康定大脚菇),也能看到菌盖菌杆像连体婴儿的乾宁大脚菇,黄杆黑盖的杉木菌(青菌),颜色呈鸡油色的鸡油菌,形状似珊瑚丛的刷把菌等。

清芬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午节因其丰富而独特的内容成了给我印象最深的节日之一。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那这个词就是“清芬”。

小时候,到端午节时,就会听到“五月端阳划龙船”之类的话语。划龙船的起因据说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大诗人屈原,这与在端午吃粽子的起因几近一致。那时,我还处身嘉陵江畔的南充市,而在江面宽阔的嘉陵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应该是毫无问题可言的。

那时,凡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用筷子蘸雄黄酒吃,大人则用手指蘸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脸颊、耳根之类部位都要抹上几笔。还要吃盐蛋、皮蛋、油炸鱼、血皮菜、李子、桃子、杏子什么的,还要在身上佩香包、系挂件,在门边挂陈艾、菖蒲,用多种药草熬制的药水洗澡等。——一种祛邪祈福的寓意充溢着整个节日。

最喜欢在端午节出现的香包和小挂件猴山儿(猴子)。香包是用锦锻或绸子做的,丝线挑边或绣花,做得小巧玲珑,视觉手感都惹人喜爱,里面装的药草则让人嗅来嗅去没个完。猴山儿咧,通常也被做得很乖,绸子或棉布作面,棉花絮里。喜欢用两个手指头捏它的虎背熊腰玩,或把它放在手掌上掂着玩。关于端午节的猴山儿,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原来,猴山儿象征着孙悟空,能驱魔除怪、避邪祛祟,可爱的猴山儿可是肩负着重任来的。

时间到了2009年五月端午节,这天下午,我准备拿出时间来认真过一个端午节,上午咧,则因睡懒觉而“虚度”了。地点:康定炉城镇。

上街后,就一路搜寻开了卖药草的摊子。一路不得见,直到下桥,才看到了一位卖药草的大娘。据说,上午卖草药摊子最集中的地方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将军桥,现在业已“打烊”。

已没了最想买的陈艾、菖蒲了。现只有可泡(熬)水口服的滑头草(据说能治胆囊炎)、车前草、还魂草,还有若干可合在一起熬洗澡水的药草品种。

就买了几把滑头草,因有胆结石。还买了一堆由10种草药配在一起供洗澡用的药草。

为还魂草的名字和大娘所讲有关它的故事所吸引,就欲讨要一朵看上去业已干枯的还魂草拿回去栽。大娘是个爽快的人,见我对还魂草感兴趣,就一气给了我四朵还魂草。据说这种草在干旱时会以黄枯之姿示人,一旦遇水,就青绿还魂了。

离开大娘,我就往郭达街上的大菜市场去了。认真过个端午节自然也包含了在吃喝上的不含糊。

回到家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栽还魂草。听卖药草的大娘说,把还魂草的根用泥巴盖上就行,故栽还魂草是件相当简便的事了。

再,就是洗滑头草,然后用漏盆盛了拿到阳台上去沥水、晾晒。

第三件事,就是炸酥排骨,像炸酥肉那样炸,只是把肉换成排骨罢了。挺喜欢吃酥肉、酥排骨,尤其是在刚起锅时就吃。那个热腾腾的香呀,就不摆了。

酥排骨炸好,就准备吃晚饭了。粽子、凉粉、酥排骨、山楂果茶,就构成了我2009年的端午晚宴。在此,需说明的是,粽子是同学兼同事的刘斌华送的,白凉粉是本人中午现搅的。

美美地享用端午晚宴后,就是洗碗。之后,就开始煮川芎等10种药草了。

这10种药草中,我只记得川芎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川芎的“芎”字比较特别吧,但也可能是因卖药草的大娘还多送了我一把川芎的缘故。

我把那多出的一把川芎挂在了厨房门边。原来那里挂的是去年的陈艾和菖蒲。清芬的端午节就这样因还魂草和川芎的到来而别样地清芬了。

关于端午节的清芬,我想这其实是人与自然所发生的一次亲密接触的结晶——粽叶、香包里的药草、陈艾、菖蒲、洗澡用的药草等这些平时难得与人接触的药草会在端午节这天隆重登场,莅临市井,“端阳当日,百草为药”。而有了这样的接触,我们才会享用百草并对它们心存感念,我们才会记挂那些野草野地并对它们心存感念。而百草、清芬与诗人屈原、诗人节什么的也存在着很近的关系,属同一条战壕的战友。

关于端午节的香包或猴山儿什么的,却是许久未挂了。一来是因为在此地少有见到它们,二来是因为即使见到,也不想买,因为现在的香包或猴山儿普遍是由化纤材质、粗糙工艺做的,让我不再喜欢得起来。

突然悟到我在端午节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了。原来,就是挂在门边的药草和拿来洗澡用的药草。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过端午节,我已难以喝雄黄酒、佩香包、玩猴山儿了,甚至粽子,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买药草来挂在门上、熬药草水来洗澡的习俗却一直沿袭至今,就像我喜欢嗅端阳药草味儿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一样。在我看来,那些药草的味儿,就是端午节的节味儿了。

这是康定的一条季节性街,即会像季节性海子一样出现在特定时节的街。这特定的时节就是出野生菌时节,时间大约在阳历七月中旬到九月初。

因为常在这条街上买菌子,故这条街的景象就或深或浅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像一幅微缩版清明上河图。

出菌子时节,与郭达山仅一河之隔的这条街的一边街沿及自步行街街口以下的两边街沿上,就摆起了出售菌子的各种摊位:有的就一块塑料布,上面码放或摊放着菌子;有的则搭了帐篷,盛菌子的塑料筐也比较规范,便于码放、运输;有的索性就让菌子呆在车厢里,车厢就是菜篮子。顾客在以这些摊位为边界的道路上“临渊慕鱼”、边走边看,权当是在宏大的野生食用菌博览会上参观游览了。

除开对街中行驶车辆有所顾忌外,在这条街上参观游览、挑拣购买还是件挺愉快的事。在这里,能看到粗看似黑旋风的獐子菌(翘鳞肉齿菌),幼菌作鸡蛋状的鸡蛋菌,菌杆像狼牙棒的牛肝菌(又名康定大脚菇),也能看到菌盖菌杆像连体婴儿的乾宁大脚菇,黄杆黑盖的杉木菌(青菌),颜色呈鸡油色的鸡油菌,形状似珊瑚丛的刷把菌等。

特爱吃牛肝菌那滑刷爽口的菌盖,特爱买晒干了很香的鲜獐子菌来晒,故眼光就常停留在有牛肝菌、獐子菌的摊位上。如果说眼光是蝶,那么牛肝菌、獐子菌就是此蝶最恋的花儿。

红脚碗、青蕈菇虽不常吃,但因是地道的本地产,故其新鲜度是其他远道而来的菌子所不能比的。曾遇到过一堆红脚菇,其上带的松针都像是才从树上掉下来的,其新鲜之极,让人不忍移步。而更让人不忍移步的是,从出售这堆红脚碗的妇女口中脱出的话:“才从山上讨下来的。看嘛,手都没咋洗就来了。”说着,她伸出满是土屑与荆棘划痕的双手。于是,我买下了这堆红脚碗,不为别的,只为它的新鲜,它的就这么一堆,它的得来着实费工夫。

就常在这条傍着康定河的菌子街上来来往往了,尤其是在长着柳树、紧挨着河的北边街沿前来来往往。这边,也多是些露天摊、帐篷摊、本地货摊。而那些带着装有菌子车厢的小型货车,一般都停放在步行街路口附近的位置,那里相对宽敞,也能归避诸如“乱停乱放”之类的问题;在它们车厢里装着的,则十有八九是远道而来、曾“昂其值”的松茸(青杠菌)了。

松茸多来自有着众多青杠林的雅江县,也有来自康定沙德等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至本世纪初,松茸曾是本州外贸出口的主打产品,市价高达一、两百元每市斤。然近两年,据说是因松茸输入国日本改由韩国进口松茸之故,本州松茸价格直线下落,以至,松茸“飞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不寻常的事。

有时,我也买些松茸来晒,像晒獐子菌一样。笔者认为,像獐子菌、松茸这样有着浓重菌子味的菌子是以香而立身扬名的,同时,它们的口感却较差,宜于晒干后食用——比如拿来炖汤、作配料等,这时,干菌让菌子本来的香更浓、更凸显。而那些口感好的,譬如鸡蛋菌、刷把菌什么的,却往往菌香不浓,只能让香让位于口感,让口感独大。也许,惟有牛肝菌,才是既口感好,又菌香较浓的了。

菌子的大规模消失大概是在九月初吧。野生鲜菌就像一帮在耍暑假的孩子,遇到九月初一开学,就齐刷刷地从菌子街上消失了。而从天气气候条件来讲,就是九月初这里雨日已偏少。老天不下雨,即使温度仍然高着,也长不出菌子了。

然就在菌子街行将消失之际,我还在此街上买过新鲜花椒、野生当归。有时,还能在此街上看见卖岩蜂蜂糖、野生天麻什么的摊子。所以,实打实说,菌子街应是一条本地土产街,是一条像候鸟一样来去的土产街,当然其中,是以菌子这种“鸟类”为主的。

然就在我行将结束本文之际,离单位很近的菌子汤锅店门口又出现新买的牛肝菌、杨柳菌、杉木菌了,而这时已是9月10日。看来,异地的降雨依然在制造菌子;看来,菌子的大规模消失应推迟到九月中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