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西彭措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其实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差距,是城市竞争力的差距,是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差距。全面实施实州委、州政府确立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就必须以旅游为产业核心、以新型城镇为综合载体、以现代农牧业为重要支撑,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如何实现城镇化好与快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呢?笔者认为,首先,实施旅游统筹,推进三化联动。以旅游为产业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旅游全域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旅游产业化,推进“旅、城”两化互动。紧扣“二轴、三面、五重点”旅游空间布局,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民族风情浓郁、设施完备、生活现代的旅游集镇、特色集镇。 其次,以新型城镇为载体,服务旅游全域化。围绕旅游发展需求提升完善城镇功能,按“四注重、四提升”要求,按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卫、绿化、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配套,积极探索我州高寒城镇供暖项目建设,增强城镇旅游服务功能;抓好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突出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要深化住房保障,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建立适合我州实际的农牧民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制度;注重城镇建设安全。规划建设中明确防洪、防火、防震标准,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救援通道,避让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旅游发展环境;注重突出特色建镇,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城镇风貌,走“小、特、精”的路子。 再次,以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整体规划县域范围城镇和农牧区;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立足资源优势、选准发展产业、发挥规模效益,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强基地建设,启动实施“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百千万生产示范工程”,发展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城镇产业链;依托中心城镇或场镇辐射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点状布局人口适度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引导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政府主导、农牧民自愿、产业引路,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小而精的农牧区集镇,实现农牧民定居并稳定就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和现代文明生活。 (作者系州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经济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