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3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经1

第02版
经2

第03版
经3

第04版
经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惠及包虫病患者的幸福工程
2012-08-18

卫生部长陈竺在色达看望群众。

医务人员在为包虫病患者实施手术。

数字亮点:2011年全州完成病人筛查130340人次,累计筛查775129人次;新发现病人273人,免费药物治疗11224人,手术治疗143人,累计手术治疗498余例;人群检查出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0.3%下降至2011年的0.18%。所有病人均获免费药物治疗,对查出的适宜药物治疗的病人全部进行包虫病免费药物治疗,对需手术病人进行定点定额手术治疗补助。四川包虫病防控工程已经获得藏区“十二五”规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5亿,并安排省级财政配套5亿。

■ 本报记者 赵春燕 见习记者 南泽仁

石渠县是我州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全县人口8.7万人,近年来包虫病平均发病率高达11.68%。包虫病十分难治,轻则使人失去劳动能力,重则造成死亡,对全县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

据统计,目前石渠县患包虫病的人达到了6232人。石渠县卫生局局长土登说:“长期工作在石渠的干部中有401人死于包虫病。而去年援助石渠的37名干部中,有11名感染包虫病。”在石渠县,几乎所有人谈到包虫病都会大惊失色,包虫病猛于虎,因病致贫的现象在石渠县极为普遍。近年来,石渠县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加大了对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包虫病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针对包虫病日益严峻的情况,石渠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深入全县23个乡,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藏汉文宣传册,设立健康教育宣传牌等方式,使80%的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在全县范围内为群众进行包虫病的免费检查。采取定居措施,提倡烧煤,不接触粪便,提倡不养狗。国家也对石渠县包虫病的防治下了大工夫,为查出患有包虫病的患者免费发放药物进行治疗。

我州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州18个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与流行,以石渠、色达、甘孜、德格、理塘等县危害严重,受危害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8.80%。两型包虫病在我州部分地区混合流行,2009年人群标化患病率为1.55%,各县在0.1%-11.01%之间,其中石渠、色达、甘孜三县的患病率分别高达11.68%、6.71%、2.93%,在国内包虫病流行区中极为罕见。截至今年6月,全州累计发现包虫病患者11393例,其中石渠县达6833例;因包虫病死亡人数为650余人,其中石渠县达518人。据畜牧部门估算,石渠县由于包虫病危害,每年人均GDP损失1.4%,人均每年损失0.81个伤残调整寿命年。对全州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417万元,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07年10月18日,温家宝总理针对我州包虫病情况作出重要批示 :“要重视和支持高寒牧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杜青林,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等也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省卫生厅将其纳入寄生虫病进行重点防治,省委、省政府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富民安康”工程。卫生部部长陈竺赴我州色达等县调研包虫病防治工作。我州将包虫病的防治纳入《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三大行动,六项重点工作”内容,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了实施任务、资金投入。各级卫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包虫病防治宣传教育;开展包虫病人普查普治。包虫病防治工作实现全覆盖,有效减轻了包虫病带给我州群众带来的痛苦。据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州完成病人筛查130340人次,累计筛查775129人次;新发现病人273人,免费药物治疗11224人,手术治疗143人,累计手术治疗498余例;人群检查出比例呈下降趋势,从今年的0.3%下降至2011年的0.18%。所有病人均获免费药物治疗,对手术病人进行定点定额手术治疗补助。规范犬只管理。驱除216538只犬,色达、石渠等县探索传染源控制新方法,试点野犬集中饲养。犬只感染率从基线24.13%降低到15.93%。在民族地区实施了牧民定居、新农村建设、改水改厕等综合项目,大力改善了牧区人居环境,有力推进了包虫病防控。省卫生厅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2011-2015)》,并上报国家申请立项,目前,该《四川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2011-2015)》中的基础建设部分已获得藏区"十二五"规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5亿,并安排省级财政配套5亿。

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 包虫病这一严重危害我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公共卫 生问题一定能够解决,控制包虫病危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 质量安全、让民生工程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新闻链接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條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该病是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牛羊是中间宿主。认识因为误食虫卵而成为中间宿主。包虫病的传播是虫卵随犬粪排出体外,污染牧场、蔬菜、土壤。被人或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被传染。通过风沙也可以进行传染。这无疑为包虫病的治理增加了困难。包虫病在我国西部12个省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流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称为“第二癌症”。由于我州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牧区,包虫病与其他地区比较,具有流行范围广、传播媒介多、危害程度深、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包虫病已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患者不仅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治疗费用高,已成为我州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