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众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群众工作

第02版
群众工作

第03版
群众工作

第04版
群众工作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 化
2012-08-28

西藏有了藏医药师

承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

西藏首届藏医药师承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典礼近日在拉萨隆重举行,普琼次仁等3名国家名老中医药继承人获博士学位,白央等5名继承人获硕士学位,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名老藏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取得的最高学位。

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普布卓玛介绍,自1990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来,截至目前,西藏已有4批共48名继承人顺利出师,并成为各级藏医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有效地加速了藏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推进了藏医药学术研究、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前三批学员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培养,并获得了国家名老中医药继承人出师证。此次第四批学员是首次获得学位认定的一批继承人。

在雪域高原传承了2000多年的藏医药是我国目前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民族医药之一。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藏医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传承藏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

青海唐卡借助展会

从高原走向世界

彩绘唐卡、珍珠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烙画唐卡、木雕唐卡……近日,在西宁市开幕的第五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来自不丹、尼泊尔、印度、加拿大等国家和中国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区的各类精品唐卡进行了集中展示,天南海北的客商在此寻找商机。

唐卡被称为藏族的“文化名片”,是在锦缎镶边的布轴上绘画或丝绣的工笔画,内容多为宗教、藏族风土人情等。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卡艺术现已成为青海省主打的民族文化品牌。

带着“热贡艺术”品开发项目来参会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介绍,随着“藏族艺术文化热”的兴起,唐卡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热贡画院的作品也逐渐走出青海,走向海外。目前,热贡画院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百余户农牧户实现增收。

“正在快速发展中的青海省是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培育的重要区域,多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对外界来说极具诱惑力,这也是我们公司前来考察交流的切入点。”杭州的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总经理金周表示,借“唐卡热”的时机,公司将考察青海市场,打造高原特色的连锁演艺大舞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演出,提升当地文化产业品位。

据统计,创办于2008年的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已成为青海特色文化品牌节庆活动之一。前4届博览会累计接待国内外客商及省内外游客观众约40万人次,以唐卡、工艺美术品等为主的展品销售金额千万元,订货、签约金额达2亿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上海市民阅读报告出炉:

近六成人仍首选“纸质阅读”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近日发布《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2年度)》。报告显示,在网络阅读日益挑战传统阅读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民依然对“开卷有益”的传统纸质阅读情有独钟。

据悉,86.63%的受访上海市民认同阅读“重要”“非常重要”。而在首选的阅读方式方面,56.69%的上海市民依然青睐“传统纸质阅读”。与此同时,32.06%的上海市民首选“网络阅读”,首选“电子终端阅读”的占10.66%。

传统阅读为何“力压”网络阅读?调查显示,将近70%的受访者认为“纸质阅读”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认为“网络阅读”和“电子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只占13.41%和16%。

不过,网络阅读也以其博采信息、方便快捷而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称,逾3成上海市民每天读书时间超过半小时,47.96%的上海市民每天上网时长超过了一个小时。

(本栏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