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州委、州政府做出了建设"美丽生态甘孜、和谐幸福甘孜"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了优先发展旅游业,有序发展能源业和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业、中藏药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当前,我州正在围绕六大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我州与雅安市、凉山州、阿坝州、青海玉树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毗邻,兄弟市州有哪些发展经济的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报经济周刊将推出《周边经济》,关注各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岗托村——当年十八军进藏第一村,位于金沙江畔,与四川省德格县兴城村隔江相望。走进岗托村,写有“西藏旅游民俗文化第一村”的村庄大门格外醒目,沿着直通村里的柏油路,具有浓郁江达民居特色的井杆式建筑映入眼帘,看上去显得漂亮气派。 自去年以来,江达县投资179万元在岗托村修建了旅游接待中心、观景台、游步道、观景排水道等,岗托民俗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看到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村民嘎玛益西去年投资10多万元把自家改造成具有浓郁藏东风情的家庭旅馆。特别是在地县两级旅游部门的扶持下,为家庭旅馆的接待能力提供了保障,他家可以同时接待10多名游客。他说,如今,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到我们村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年来成都至岗托、岗托至昌都线路的自驾旅客很多。路好走了,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来到西藏,看到了旅游业带给我们的曙光。在岗托村,像嘎玛益西一样经营家庭旅馆的还有4家,其中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的金星级1家,银星级2家,铜星级1家。 江达县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流水潺潺、绿草茵茵。境内人文景观,古代遗迹,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里的十八军渡江口,瓦拉寺700多年的格萨尔王古壁画,吉荣峡谷一线天,波罗木刻手工艺,生钦郎绕神山等等,都让人流连忘返。江达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的生辉,它激励着江达人开拓进取,知难而进,打造旅游品牌,走特色旅游支柱产业,是该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今年5月份,江达县迎来了由重庆海峡观光旅行社组织的共26辆车88人组成的自驾游团队,这是迄今为止该县迎来的最大的旅游团队。据介绍,为推介江达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江达,走进江达,江达县旅游部门与重庆海峡观光旅行社达成了合作协议,重庆海峡观光旅行社每年特别是6、7、8三个月将组织大批游客到江达旅游。 为纪念人民解放军强渡金沙江战斗的胜利,十八军战士在金沙江渡口的山壁上刻了“西藏”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阳光下,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人们从江对面路过,总要驻足停留,缅怀那些为西藏解放而流血奋斗的先辈们。 在打造入藏第一站康巴民俗文化旅游区的过程中,江达县按照打造“三江”精品旅游区的目标要求,加大了乡村民俗、入藏第一站、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品牌的培育力度,并确定2012年为江达“旅游品牌创立及邻近省县旅游协作年”,进一步达到旅游项目增量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提升,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逐步扩大藏东大门的影响力。该县积极争取与德格县旅游开发合作,将共同推出“江达-德格格萨尔王探秘7日游”、“江达-德格生态文化5日游”,并实行两地游客互动,两县每年还轮流举办一次旅游工作会议。今年,江达县投资58.3万元实施了国道317线旅游入藏标志牌建设项目以及矮拉山观景台、雪积拉山观景台及景观道等基础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今年该县旅游局有关人员前往青岛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主办的2012年国内旅游交易会与旅游推介会,发放江达旅游宣传画册4000份,光盘300张,并以幻灯片形式成功推介了江达旅游景点、线路和接待条件等情况。5月23日,成功召开了江达县打造精品旅游第一次协调会,这些都为江达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总收入437万元。旅游方式由散客游向自驾团队游发展,江达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打造入藏第一站康巴民俗文化旅游区又迈进一个台阶。 据江达县旅游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江达县继续挖掘红色、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推进江达乡村旅游实现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开发建设。将重点打造岗托乡村旅游区、岗达生态旅游区、字嘎草原生态旅游区、岗托和邓科红色旅游区4个区域的生态乡村游。 (据《昌都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