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周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9月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佛音寺寻踪
2012-09-09

佛音寺距泸定县城二十余公里,座落于佛耳崖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之上。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空气清爽,环境雅洁。进入寺内,凭栏远眺,大渡河西岸瓦斯营盘的营盘故垒,北面的冷碛古镇、千年银杏,南面沈村的土司官寨、宜牧古渡,尽收眼底。寺庙依山靠崖,建筑高低错落,四周苍翠青绿,小道曲径通幽;文化底蕴丰富,历史积淀深厚,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逢会期,热闹非常,是善男信女休闲活动的好场所,也是文人雅士访古探幽,登山观景的好去处。

原寺凿崖插木,建于明清茶马古道上,为一楼一底虚脚楼。楼上绝壁供有摩崖文殊,普贤,观世音菩萨;楼下为宽敞的过道,乃川藏茶马古道必经通衢,康熙大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驻藏大臣安仁山、有泰、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及川督尹昌衡等达官贵人皆取道于此,进入藏区。由于崖道窄险,凡过往者莫不虔心祈祷,然后启行,更有小贩依崖成市,于是香火旺盛。庙内孤灯,彻夜通明,为旧时泸定八景之一的“佛耳神灯”。惜于一九五七年,山下修公路放大炮,庙宇神像全被震塌于绝壁下大渡河惊涛骇浪之中。

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居士王文莲等筹资修复了初具规模的佛音寺。后来又在佛音寺管委会周文琼、陈福莲、王文莲、白文珍、刘翠芬、马德秀、华自英、王永富、舒春蓉等的努力下,使佛音寺庙宇及各项设施更臻完善。

一九八六年平整庙基,出土明代万历四十年的“万历残碑”,以后又发现绝壁上的“僰人悬棺”。原古道南侧崖壁,万历二十二年的“摩崖石刻”并未损毁,尚在原处。这些都是佛耳崖悠久历史的见证;加之崖槽北侧山腰的一段茶马古道,结合周边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佛音寺成为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极具参观和研究价值。

而今,山下隧道穿崖,公路坦平,绿树红楼,莺歌燕舞,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只有佛音寺仍在原处,伴随着昔年的茶马古道和历史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为帮助人们了解佛耳崖佛音寺往昔的奇险,我们找到了一九三八年孙明经先生的老照片。著笔者《七言·佛耳崖》附后,谨供参阅。

佛耳岩前岩倒悬,

浪击峭崖路迂盘。

行人过后心犹悸,

过客到此胆亦寒。

川藏通衢必经道,

华羌往返数百年。

恭请谪仙改诗句,

而今蜀道不再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