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包括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前者属于普通教育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少年都必须接受初中教育,以便形成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在对教育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笔者就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目的和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如何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目的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地区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从知识的利用方面来讲,许多家长和学生只认识到短期利益,如文科的优势利于考公务员,导致重文轻理的现象严重。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要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既是我国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追求的培养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还应了解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其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牢记教学基本任务,为实现备课改革做好基本保证;把握《课程标准》精神,为实现备课改革提供理念支撑;用好《教师教学用书》,为实现备课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二、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学科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差生,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易转移,形成不良的后果,这种现象通过教师的热心指导是可以缓解的。教师要优化师生关系,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喜欢你这个物理老师,是上好物理课的基础。通过诱导、启示、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和健康的品格,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弥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的不足,实验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如在电磁学部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可见,实验有利于规律、概念的教学,在平时应该多用实验教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学的目的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物理教师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康定县民族中学 杨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