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塘县中学教师 熊玉梅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仍然是个通病。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怎样才能做到教与学的互动,真正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呢?正如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 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另外,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经常鼓励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一是创设舞台,展示自我。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健康个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笔者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些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以“赛”激趣促学。在每次上音乐课时,笔者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演唱,采用分组进行抢答,以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先,从而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把多媒体用在音乐教学中。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