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教学园地

第04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念特色经 走致富路
乡城农牧民快步奔小康
2012-10-14

■ 何才华/文 雪梅/图

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

乡城县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突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抓手,确保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为抓手,促进全县农牧民增收和国民经济增长。三个突破:在农业市场观念和发展意识上实现新突破;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上实现新突破(酿酒葡萄、蓝莓);在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调结构、抓特色、强基础为重点,以重示范、强推广为先导,积极开展农业工作。抓高原特色春油菜的发展,建立以热打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春油菜种植基地,实施以良种、地膜、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技术,在油菜种植季节,派出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巡回指导,有力促进各项技术的应用实施,加上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今年该县种植油菜达7000亩,亩均增收达到400元以上,重要的是农牧民学会了科技种植,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实物配套服务以及蔬菜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积极促进蔬菜良种和栽培技术运用,在条件较好的乡镇每户百姓都建有大棚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城区附近很多百姓已经开始将种植作为致富途径,在增加市场供给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乡城县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能种植出含糖量高、无化学污染的优质葡萄。为此把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派出技术人员到四川农业大学和“康定红”葡萄种植基地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并到云南省德钦县和相邻的得荣考察学习葡萄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编制完成《乡城县2012-2013年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启动了青德乡木郎宫村100亩葡萄标准示范园。加上乡城县硕曲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青麦乡荒坡上种植酿酒葡萄赤霞株五万余株,这为附近村民带来了务工机会。附近很多农民学会了科技种植葡萄的整套技术,还有本地村民在公司做专职的葡萄种植管理员,到葡萄园做零工也成了附近很多懂葡萄管理技术村民的一项收入来源。前不久泸州市委书记到乡城考察时候,就很看好乡城县的葡萄种植前景,希望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待时机成熟介绍泸州酿酒企业来考察,建立酿酒基地可助地方经济发展,也可助农牧民增收。

在康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蓝莓种植基地里,常年都有20来位村民在此务工,每月务工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乡城县的海拔、独特的气候、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质、没有任何污染的清新空气以及空气湿度等条件非常接近北美,是种植蓝莓的好地方。由政府先期投入安装引水管、建蓄水池,解决水、电、路等困难后,从2007年开始,最适宜在北美生长的蓝莓落户乡城。到2015年,千亩蓝莓种植基地总产将达到3000吨以上,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目前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50%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发展蓝莓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正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即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质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带动农户迅速脱贫致富,农户将土地租给公司不仅让农民有固定收入,而且还能让农民就地务工。

特色养殖助农增收致富

2009年注册成立的乡城县雪域阳光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藏鸡养殖模式原始、养殖品种原始、养殖环境原始,已是四川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战略,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公司年出栏原种藏鸡5000只,商品藏鸡五万只,藏鸡蛋320万枚;年加工饲料1500吨,带动农户500余户,公司养殖场畜禽粪便直接用于县万亩果园用作有机肥料,实现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5%以上,形成了从种植到养殖再到种植的生态种养模式和产业链。雪域阳光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乡城县正斗乡白坝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寄养合同、技术人员就藏鸡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进行了讲解和培训,给寄养户发放《藏鸡饲养管理手册》、疫病防控技术和饲养管理登记册等培训资料,以户为单位实施分散饲养管理。按照合同约定,企业向寄养户提供鸡苗,每只按15元计,(提供鸡苗日龄在45天以上,体重在0.3-0.5斤之间),寄养期达8个月后,企业按市场价回收,以不低于每只80元的价格农向农户回收,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均由企业自行承担。该县农牧和科技局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寄养农户出栏的商品鸡按每只15元进行奖补,此项成为了农户养殖收入来源。

乡城藏猪具有皮薄、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细、野味浓,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几年前,乡城县就注重对藏猪的保种选育工作,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改变养殖方式,提高养殖科技含量,通过保种选育工作,在藏猪保种核心区建立了第一代藏猪系谱,藏猪饲养在全县普遍推开。2011年,乡城藏猪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6个保护区之一,乡城成为四川藏区首个藏猪品种保护区。乡城县白依乡是藏猪养殖核心基地,每户群众都养殖有几头至几十头不等,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养殖,每年5月群众就会将藏猪带到生长虫草贝母的高山上放养,到十月天气转冷时,将猪赶下山准备出栏,全乡每年出栏为700头左右,群众一般以毛猪方式出卖,每头猪大概收入在2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