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学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教学园地

第04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提高基层干部培训质量的思考
2012-10-14

■ 中共康定县委党校 代兴蓉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基层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康定县委党校的现状和实际,就如何提高基层党校的干部培训质量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基层干部培训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为顺利完成干部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负责具体落实培训计划的干部培训体制。每年年初,由县委党校根据县委安排,提出年度培训期数、班次、培训对象等,形成培训计划,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全县,县委党校负责具体落实培训任务。二是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已初步形成。由于参与培训的人数多、任务重,县委党校承担了较大部分的培训任务,为县内干部培训发挥了主阵地作用。据统计,康定县委党校每年举办后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初任科级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班10余期,此外,还通过“流动党校”深入农牧区田间地头送教上门,培训各类学员近2000多人次。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县级党校是同级党组织宣传党的理论和培养教育党员干部的主阵地,肩负着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培养造就党的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下,将面临着更多的新任务。一是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省、州、县委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表明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将越来越重。二是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由于广大干部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岗位职能的内涵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广大干部都需要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增强本领。三是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参加培训学员的调查,除村级干部外,大部分学员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对培训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要求越来越高,迫使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和提高。

三、教师在干部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康定县委党校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师资配备不合理,难以适应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目前,该校只有专业教师5名,按编制还差4名,并且现有教师主要是从基础教育转岗过来,所学专业和所教专业不一致,缺乏从事基层党校教学经验,加之,受工作经费限制,几乎没有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不利于业务素质提高。二是教育培训的方式缺少实效性。目前,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但是形式较为单一,仍然沿用以教师讲、学员听为主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培训,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低,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不够广泛,使理性知识不易上升为感性知识,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三是教育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通过调查,有37.8%的学员反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存在宣传多、理论联系实际少等问题。

四、对提高培训质量的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增强党校干部培训活力的重点,是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作为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都应遵循“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原则,围绕培养“通才”、“帅才”这个总体目标,身体力行,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作实践终身教育的先行者。一是加强自学。根据工作需要,列出阶段性的自学计划与目标,强迫自己钻研必需的理论与专业知识。这种自学方式既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可边自学边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修正和巩固提高,有利于学以致用,这是目前符合客观实际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首选方式。二是争取离岗进修。这种方式既能得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阔、更前沿的系统培训,又能在比较、交流中获取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经验。三是争取基层锻炼。通过深入社会,转换角色,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去锻炼学习,增加实践工作对理论的理解认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有利于找准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实现第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四是主动深入实际搞调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除了担负教学任务外,还必须具备调查研究的能力,要求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调研过程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总之,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要视其客观情况而定。

(二)改革教学方法,增强灵活性。要以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为重点,力争从灌输型教学转变为研究型教学,大胆推行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提高干部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行政操作能力。要把本地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结合起来,强化专题研训,采取一期一题、一题一议、集中授课、实地调研、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内容,增强适应性。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抓好政治理论系统学习的同时,突出抓好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做到课程设置上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增强教学的实用。要明确区分不同层次干部的知识结构要求,分层次、按类别,开设不同的教育培训课程,组织各类干部有针对性地研究、讨论建设富裕、幸福、和谐、秀美康定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改革创新的需要,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和竞争意识教育课程,切实提高干部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突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业务知识课,除开设岗位业务知识课程外,加大现代公共管理、经济管理、涉外经贸知识和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分量,以提高干部驾驭、服务经济工作的本领。

(四)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质量评估制、集体备课制、教学工作量化制、学员考试考核制等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要求主讲教师负责主要课题内容,其他教师负责次要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主次和难易。主讲教师可由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也可依次轮流,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备课制,可聚集集体的智慧,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教学工作量化制,可强化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目的。通过对学员的考试和考核,可反馈教学的效果,以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五)针对培训对象,教学中使用民族语言。在村“两委”班子培训和对农牧民党员群众的宣讲中,要针对一些学员存在语言障碍的特殊情况,在教学中使用民族语言教学,让学员充分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