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唐闯 文/图 10月15日,蓝天白云下,晴朗的阳光照耀甲居藏寨,十株西班牙“阿贝基娜”油橄榄原种苗“落户”丹巴甲居。当第一株“阿贝基娜”油橄榄原种苗经四川华侨华人社团38位负责人和当地群众的传递,来到自西班牙的华侨、中国加尔西班牙橄榄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涌与丹巴县领导面前,掌声响起,人们拿起铁锹一起为新种下的油橄榄培土。 2010年,在四川省侨办的大力推动下,经过长期考察和论证,曾涌决定将西班牙最新品种的油橄榄引进丹巴县,如果在丹巴试种成功,他将准备沿大渡河流域建设成片的橄榄种植加工基地。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株株“阿贝基娜”油橄榄,已结出了圆润可人的“果实”,曾涌告诉记者这十株油橄榄树是自己直接从西班牙带来的最新品种,这种油橄榄不变异不退化,当年就可试花试果,三年后就可为农民带来收入。目前,曾涌已在四川省金堂县建成了千亩西班牙油橄榄基地,其中80%的苗木能实现2年挂果、6年丰产。 据了解,油橄榄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喜光耐寒,适合种植在日照较强、降雨量适中的地区,大渡河流域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是油橄榄生长的绝佳地带。生命期长达千年的油橄榄,不仅经济价值和附加值高,而且深度开发潜力大,产业链长,从种植到加工食用油--果用食物--医用药品、保健品开发--化妆品开发--旅游项目开发等,是一个一、二、三次经济复合发展的项目,对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后,一株油橄榄将产油20公斤,平均一亩地将有2万元收入。”曾涌告诉记者,自己在西班牙生活工作了20多年,他一直希望把居住国的好东西带回祖国,他希望此次种下的十株“阿贝基娜”油橄榄,能落地生根,不断生长繁衍,为当地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