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第04版
综合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3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教育实践活动的“牛鼻子”
2014-03-06

■ 倪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反“四风”作为主要任务,抓住了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牛鼻子”,切中了危害执政根基的“毒瘤子”,找准了堵在群众心口的“气罐子”。但有人却认为教育实践活动与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截然不同、毫无关联;当前只需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群众工作可以暂时放一下。其实,群众工作全覆盖与教育实践活动一脉相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甘孜藏区的创造性实践,是党的重大理论与甘孜实际的有机结合,为教育实践活动做好预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与群众工作全覆盖一道全力推进。

群众不是“官众”。不能让“小官”围绕“大官”转,群众围绕“官员”转,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异化为“官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要把所有人都作为自己的群众,满世界找群众,就是心里没有群众;不能在小圈子里找群众,不敢直面基层群众。要在决策中找群众,把群众的利益落实到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中,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的确立中;要在岗位职责中找群众,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考虑群众感受。只有开阔胸襟、敞亮心扉,把大门打开,让群众进来,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清除作风之弊、荡涤行为之垢,才能真正刹歪风、正党气、赢民心。

党群关系犹如鱼和水,党员干部是“鱼”,“鱼”离不开“水”。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珍惜和利用好群众“送上门”的意见,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更要积极主动,打破“围城”,走出“深墙”,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乐于听不是因为群众的话中听,而是因为群众的意见中用,要为能听到管用的话而庆幸。要带着责任听,要把听取群众意见作为学习的机会;要带着渴望听,带着真情听。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群众意见可能是尖锐的批评,会很难听。因此,听取意见还需要有勇气,要敢于和善于直面群众质询,把群众意见当成查找问题的“明镜”;要敢于和善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把群众意见当成改正错误的“利斧”;要敢于和善于接受群众指教,把群众的意见当成解决问题的“金点子”。这就要求我们放下架子,平等听;发扬民主,全面听;科学引导,高效听;因人而异,深入听。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只有拿出真心,带着诚意,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才能取信于民。要走出“院子”,跨下“轮子”,深入基层,积极解决群众难题。要拿出勇气,放下面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批评;要收起架子,放下身子,虚心向群众学习。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决心、向群众学习的诚心和为群众办事的真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群众不但在拉长耳朵听我们说什么,更在擦亮眼睛看我们做什么。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干打雷不下雨”的装腔作势,最厌烦“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空头承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果只说不练,听到了意见却当作“耳旁风”,那是空道理;如果说得好做得差,找到了问题还要“等等看”,那是假道理。只有言必行、行必果、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

教育实践活动,要坚决反对关起门来搞活动,躲开群众搞整改的错误做法。要积极搭建平台,让群众有地方监督。要积极畅通渠道,让群众知道怎么监督;要公开活动方案,公开整改措施,公开活动结果,使整个活动置于群众视野下,让群众能够监督;要健全信访制度、举报制度、社会调查制度、意见征询制度、领导接待制度等机制,营造包容监督、鼓励监督的良好氛围,让群众敢于监督,乐于监督。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是否解决工作不实、在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等问题?是否对准了焦距、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是否有敢于揭短亮丑、逗真碰硬、触动灵魂的精神,重点解决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不良风气,做到没有“散光”、没有“跑偏”、没有“走神”?这些问题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答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