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4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 资讯
2014-04-10

我州培训项目建设管理人员

本报讯(唐华) 4月1日,全州项目促进中心业务知识培训会在康定举行。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全州18个县纷纷成立项目促进中心,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实施工作。此次培训,旨在使各县项目促进中心尽快掌握项目建设管理知识,保障项目促进中心工作正常运转,全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建设。

培训会特邀来自省住建厅、省工程咨询院、郫县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的专家从政府公共工程建设模式和实践、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节能报告概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授,为了增强实用性,培训会还请州财政、环保、住建、国土局长期从事项目管理的专家、领导讲解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评审、环境影响评价、“一书三证”的核发与管理、建设用地管理、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和操作实务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办理流程。

德格为扶贫资金管理套上“安全锁”

本报讯(董正山) 为了强化专项扶贫项目精细化管理,规范对贫困村的扶持项目申报程序,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德格县完善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堵住扶贫资金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据了解,今年该县将实施整村推进56个(村),其中省级贫困村48个、县级贫困村8个。该县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分三个组对全县2013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村推进项目进行了督办检查。检查中发现贫困村立项不准,出现专项台帐不健全、项目验收和资金报帐拨付滞后等问题。为此,该县完善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分别就扶贫项目的实施范围与选定、项目建设重点与政策支持、规划编制与项目立项备案、项目公示与组织实施、资金监管与项目验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的项目村,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规定,同时,成立监督专班,严格执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将建设内容、资金来源与额度、实施责任主体、实施期限等内容公开。项目村要严格执行财政报帐制管理,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项目村和个人,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或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依纪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康定发放二代社会保障卡

本报讯(县人社局) 日前,康定县人社局在全州率先启动具有社会保障五险合一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暨培训工作。为确保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顺利开展,该局还对全县154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办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二代社会保障卡是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参保信息于一卡,分设社会保障和银行两个帐户,集社会保障、银行功能于一体,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真正实现了社会保障和金融功能的对接和结合,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参保人员不用再为就医、报帐而来回奔波。

州环保局行政权力“瘦身”

本报讯 (局办) 今年以来,州环保局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环境工作领域入手,把改革完善环评制度机制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完善监管机制。

取消环评初审制。环评初审制,对政策宏观上把好环评关口曾起到积极作用,但必然给项目单位带来程序增加、手续繁琐、审批时间变长等“副作用”。局党组深入梳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重点查找不符合、不适应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合理制度和规定,主动放权,取消了环评初审制度,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环评程序,缩短时间,方便群众和项目单位办事。

完善环评监管机制。重点是解决行政监管和技术审查两个层面交叉影响的问题,为此,局党组要求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不得参与环评技术审查,不准收取“审查费”、“专家咨询费”,防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隔断利益交割,破除潜规则和灰色地带,切实从源头上为环评审批把好关,发挥好行政监管的作用。

一系列主动的“瘦身”,带来的是环保部门服务能力“强身”的效果,同时提升了环保部门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