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经1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经1

第02版
经2

第03版
经3

第04版
经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4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听项目落地的声音
2014-04-12

■ 本刊评论员 黄良富

项目是载体,项目是竞争力,一个地方发展和变化最终落实在项目上。目前,我州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本质上则是项目的差距,项目偏少特别是重大项目偏少,是我州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金钥匙”。项目不仅是拉动增长、壮大财力、带动就业的重要支撑,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资源丰富的优势、政策叠加的机遇、产业转移的契机,为甘孜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守株待兔等不来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不会主动送上门来。这就需要主动出击,认真拿出实招、高招、绝招,千方百计多争取项目,从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任务中找出项目、谋划项目、储备项目、实施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重大生态项目和城镇化项目等都应不遗余力推进、极力促成。通过引进龙头项目带来一批配套项目,形成“羊群效应”。

项目落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从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到建设,落地是关键的一环,项目有签约没落地,仅是画饼充饥空欢喜一场,更谈不上投资建设。但是,我们听到有的项目落地的声音不那么清脆洪亮。一些单位和干部在抓项目建设上,喊口号、走过场,跑项目慢慢腾腾,看项目走马观花,抓项目蜻蜓点水,这些都摆脱不了盲目和投机心理,有浮夸风之意,亦有官僚主义之风,更有形式主义之嫌。

牵牛要牵牛鼻子。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就是项目落地见效,而关键是破解阻碍项目落地的土地、资金、手续办理等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土地的取得和使用方式上敢想敢为,在土地价格上灵活统筹,在用地指标上敢争敢要;在资金引进上瞄准上级投资政策和专项资金投向,在融资渠道上搞银企联姻,在资金使用上节约成本;在手续办理上利用时机“钻空子”,发扬“钉子”精神和“万能胶”精神,在项目审批上紧盯不放、紧追不舍,操真心,负全责,千方百计使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如果一个大好项目在我们手中错失了、夭折了,就会贻误发展的时机。抓项目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项目建设中敢于知难而进,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不甩手,只有在实施项目策划、争取、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等全过程中攻坚,才能做强发展底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