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定县呷吧小学 王玉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藏区的孩子们学习汉字较为困难,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应充分体会到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由于汉语表达能力较差,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出现了学生识字难、读音不够准确、识字量大容易忘记、错别字较多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识字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在教学中要依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汉字的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识字效果。笔者现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经验浅谈如下: 借助拼音促使学生自主识字。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汉语难懂。教师应从教汉语拼音开始,逐步进行汉字的教学。如在教材“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看懂图再学拼音认字,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利用插图或者直观教具识字。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着丰富的识字内容。在教学中要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型认识象形字。如在一年级上册通过借助象形字插图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指导学生对图学字,教师制着一些较简单的教具教识字,这样学生容易认识并牢记。 利用游戏识字,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如:猜字迷、找朋友、开火车、摘苹果等,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孩子们逐渐喜欢语文,这样就会提高识字能力。 采用加减法识字。在教学中,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如:门+口=?山+令=?坐+土=?在课堂上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联系生活识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生活,把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是学生最容易学会,最容易记牢的方法。如:收集广告牌、商标包装袋、看动画片都是孩子们识字的好材料。 利用汉字规律促进学生主动识字。汉字大多在音、形、义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由于儿童认知不多,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举一反三自主识字。 总之,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