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2014-09-01

未来,科学快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驱动力量。主要体现在: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模更宏大,转化更迅速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结合愈加紧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将更加迅速,规模更为宏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复杂和综合 改变过去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和剥离、分解的方法,转向综合和系统化、规律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社会化、国际化 随着科学技术内部的交叉和联系,以及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更加突出。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将更广泛而深刻展望未来,科学技术将更加深刻 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并改变社会的生产、流通、组织结构,以及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

已完成的近期发展目标 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面提高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发展空间科学,发展深空探测,开展以月球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

远期(今后20年或稍后的—个时期)发展目标 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按照国家整体规划,建成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立载人航天体系;空间科学取得众多成果,在世界空间科学领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的十大突破点

在本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将孕育以下十大突破点:

一、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诊疗机器人将被广泛使用。

二、介入性微创、原创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随着PET的问世和应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迅速发展,非影像增显剂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查系统将问世。

四、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获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五、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及装置将有很大发展,植入型药物长效缓释材料、药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和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材料将有新突破。

六、用于社区、家庭、个人医疗保健诊疗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及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用。

七、研制精神分析、心理安抚、生物反馈型诊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起点。

八、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系统,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课题。

九、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速发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蛋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广泛应用。

十、研究和开发劳动保护、家庭保障、个人防护用的人工气候微环境,是未来生物学工程不可忽视的问题。

家电产业将步入“四化”

健康化 以减少空气污染,维护人体健康为目的。如无氟冰箱、全能冰箱、健康分洗洗衣机、保健电扇、绿色空调和环保等。

节能化 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为目的。如改造的炉灶比传统炉灶节能30%以上;智能化烤箱,将烹饪时间由原来的七分钟减至两分半钟。

简便化 以简洁明了、方便使用为目的,主张“一个手指控制各种功能”,如微电脑模糊控制自动洗衣机、采用数字影音技术的家庭影院等。

多能化 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为目的。如新型的软驱电脑VCD,在功能设计制作上采用多元化集中的思路,使传统VCD焕发新的光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