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广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综合.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论中学生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4-09-09

■ 巴塘县中学教师 泽仁正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南。在学校,德育教育的重心落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通过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做到常抓不懈,使这二十四个字的价值观在每一位中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中学生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中学期间,学生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教育学生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如果学生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忠诚爱国为本,掌握本领为要

教育学生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可以让学生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开始做起,让学生树立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心,努力开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

三、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中学生一生的影响很大。要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到中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当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的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

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