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新闻.综合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专题新闻.综合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2014-09-29

■ 炉霍县二完小 郑华 泽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让学生从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在小学一年级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很重要。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失败”可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学生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和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良好的听、说、评析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评析,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使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达到预期学习要求。

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学之间学习上的相互竞争,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主动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合作探秘,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和交流能力。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