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安全 ■年龄:55岁 ■职业:甘孜供电公司 ■心愿:能为藏区群众办事,让群众用上“放心电”,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他工作在海拔3400米的理塘县拉波乡,坚持为当地群众服务了13个年头,黝黑的脸庞上两块明显的“高原红”,满额皱纹、皮肤粗糙……其实,他是汉族人,来自雅安市石棉县,叫王安全。 作为一名电站技术工人,在乡镇换届选举中,他被拉波乡人大代表联名提名乡政府领导,大家希望他长久的留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王安全说最初,县上只是请他来检修电站的。那是2001年,电站机器故障,王安全从石棉县安顺场来到理塘检修,设备修好了,县上聘请他为临时工,管理这个小水电站。对王安全来说,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在理塘这个最偏远的河谷里一干就是13年。 发电、供电,还不是王安全的全部工作。有8个年头,这个电站就他一人支撑,巡线维修、收取电费都是他的工作。650多户村民散居在拉波山谷,供电线路长20多千米。为了不影响供电,每月的巡护工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村民家电路出了故障,总会叫王安全去看一看。村民尼玛说:“13年前,连接电站与乡村的水泥石桥被河水冲垮后,王师傅就利用废旧桥墩搭建起钢丝溜索。这些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下雪,王师傅都常常背着笨重的工具,靠钢丝溜索往返电站。” “因为看上了电视,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后,全乡没有一名学龄儿童失学,再也不需要上门动员了。”该乡干部说。 其实最让当地群众感到高兴又内疚的一件事是2002年初,回石棉老家过年的王安全刚到家就接到村民电话,说停电了。王安全二话没说连夜赶回,硬是在大年三十前排除了故障,让全乡人用上电,过了一个开心温暖的新年。他说:“高原气候特殊,老机器不好发电,担心自己一走又出问题。”在那以后,他再没有回过老家过年。 对于王安全来说,这里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拉波,王师傅是我们全乡人的亲戚。”77岁的中扎村村民丁真次乃说。 13年的交谈,13年的相处,无论是电站还是群众,都让王安全感慨万分。“只要我去抄表收电费,人家从来不拖欠。”他说,只要你对群众有情,群众也会对你有情。 谈到心愿时,王安全说,能为当地群众服务,让他们用上电,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此外,他也希望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能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