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三个村获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称号 本报讯(周燕)近日,笔者从康定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获悉,该县成功创建四川省2013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炉城镇大河沟村、新都桥镇东俄洛三村和瓦泽乡营官村3个村分别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3年度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称号。 近年来,该县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相关规定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示范要求》,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设施配套到位、队伍建设到位。扎实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争创环境优美示范乡村。全县城乡容貌显著改观,环境管理更加有序,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居民素质逐步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这次争创活动中,康定县被命名“环境优美示范县城”,成为全省10个被命名的县城之一;在全省1000个美丽乡村的评选中,炉城镇大河沟村、新都桥镇东俄洛三村和瓦泽乡营官村等3个村也荣列榜单。 南充市加大援助九龙县力度 本报讯(南援队)12月12日,南充市对口援助九龙县首批项目资金300万已划拨到该县财政局指定银行账户。 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南充市第三批赴九龙援藏工作队按照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口援建特别是民生项目资金援助力度”的指示,经与县委、政府有关负责人多次沟通和对重点推介项目的多方比选,决定实施干部人才培养、交通桥梁、敬老院建设等项目。 南充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赓即决定向九龙县提供1000万爱心援建资金,首期300万现已到位。项目拟定从2015年起实施,2016年6月底完成,届时将分批次、集中培训各级干部人才200余人次,有效解决烟袋、湾坝等10个乡镇群众出行难、和“五保”老人养老难等问题。 德格县追缴拖欠民工工资108万元 本报讯(董正山)今年,德格县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用人单位进行逐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取得良好实效。 该县坚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工地、企业,对辖区内建设项目进行摸底,对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梳理、上报,进行分析研判。对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数额较大的,经县劳动仲裁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及时进行立案查处;同时以挽回劳动者损失为首要目标,着力查清欠薪源头,查明欠薪主体,尽力帮助劳动者追回劳动所得。 今年以来,该县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23起,成功处理21起,工伤认定5起,清偿返还劳动者工资108.8099万元,惠及180余名农民工。 丹巴纪委追回94万元国有资金借贷款 本报讯(卿 莉)“感谢县纪委,为公司挽回巨大经济损失,有你们的帮助,公司的合法权益才得以保障”。丹巴县粮油公司主要负责人收到拖欠的国有资金借贷款94余万元时感激地说。 在得知县粮油公司借出的国有资金逾期无法收回这一情况后,该县纪委高度重视,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作为执纪办案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动作为,第一时间介入,仔细调查核实,加紧追收借贷款,终于如数追回全部借贷款,并于今年12月11日将追回的借贷款94万余元全额送到丹巴县粮油公司,为公司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我州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将逐步解决 本报讯(局办)12月8日,州水务局组织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勘测设计分公司(甲级)和全州18个县局技术人员,在州民干校集中启动编制《解决全州新出现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方案》工作。按照初步计划,国家将在2015年投入7.44亿元专题解决我州新出现的49.6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此次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后,藏区老百姓饮水不安全等民生问题将随着方案的实施逐步得到解决。 据悉,为搞好《实施方案》编制,今年州水务局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摸底调查工作,通过调研确定我州仍然有49.6万人因灾、水毁、工程建设标准低、投资不足等原因面临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我州的积极努力,得到了国务院、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并先后派出6个调研组,不同层面开展专题调研和核查。11月19日,按照省水利厅的要求,决定在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解决全州新出现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