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周1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3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孜寺
■ 笑看的博客
2015-03-14
雄伟的甘孜寺。
在甘孜寺留影︒

编者按:随全域旅游的推进,到甘孜州来洗眼、洗心的人越来越多。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不少游客还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了旅途的点点滴滴,并以博客的形式与人们分享。为展现游客眼中的甘孜,展示甘孜州的美景,促进全域旅游,本报特开辟《博客甘孜》专栏,本刊编辑欢迎广大驴友们来稿,共同分享旅游的快乐,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地址,以奉稿酬,投稿信箱:wangcs555@163.com。

在更高的遥远的山上俯瞰落日下的甘孜寺,当夕阳的光落在山凹里的那一层层整齐排列的寺庙和僧房时,甘孜寺无疑是美丽的,有金碧的柔和的黄,像乐曲中辉煌的那一章,让人移不开目光。这是视觉的错位。从地面上看甘孜寺,它仍在小山的山顶。

这一天的甘孜寺极清净。寺里的僧人不多,只有一些当值的在,游客更少。大殿都锁着门,只能在外围闲逛。空荡荡的跳神广场歇憩着几只乌鸦,不怕人,兀自在石地上找着吃食或跳到木杆上整理羽毛,偶尔发出一声鸣叫。这氛围挺适合沉思。对着山下的土筑民房久了,脑子里竟然闪现出前年到新疆看见的只剩下断垣残壁的交河古城。如果把断垣恢复原貌,应该就是眼下的民居。我纵容自己走神,任思绪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殿旁的厨房开着门。三四个喇嘛正做着晚饭的准备工作。一个刷着一口大锅,一个往大铁盆里舀青稞面。厨房光线很暗,仅从窗户和门透进光来。见我们进去转悠,几个喇嘛很友好地招呼我们,示意我们可以从隔着黑色厚帘子的小门进大殿参观,但得脱鞋。

着一双白袜在铺着木地板的大殿走。大殿有红的柱、红的条凳,条凳上铺着红的坐垫,连地板也是红色的,喜气又庄严。大殿正面供着佛像,佛前有贡品,白色的哈达摆在香案边,香白烟缭绕,空气中有酥油的味道。这情景和松赞林寺相同,只是进松赞林寺时大殿有小喇嘛在念经,此地悄然无声,连自己的脚步声也听不见。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参拜,看他的像,想着世上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创建这么一个教义,有这么多的信徒,觉得不可思议。

洛戎生龙从我们同一个门进来。他的中文名字叫罗刚。名字是来寺里取的,洛戎是他师傅的姓。问他俗家的名字,比划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他给我们指了自己上课时的座位,然后把上课时披的袈裟穿上,人立刻变得庄严。

僧舍分布在周围。洛戎生龙把各处僧舍一一指给我们。走近僧舍,一个戴眼镜的老喇嘛看见我们,慈祥地笑。他正坐在进门处,对着靠门供着的佛念着经书,佛前有一朵粉色的荷花。透过他可见僧舍内部,很简单,只有床和打坐之处。

我们应邀参观他们的晚课,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僧侣们的晚课。我想象中的晚课是读经书。六点半,晚课钟声响起,清脆而短促。我们从香根弥勒殿匆匆赶往大殿,大殿的门已开,僧侣们陆陆续续走进去。居然有上百个。一阵念经声后,几个喇嘛推着车过来,原来是吃晚饭。许是殿里有游客参观,大殿里竟少有声响,喇嘛们端着自己的碗埋头苦吃。个别好奇的小喇嘛偷偷转过头来看我们,又不好意思马上转过头去。我的胃一抽一抽的,吃饭时太严肃我的胃就是这种反应。僧侣们今天的晚饭是面条,吃完,前面布饭的僧侣又会推着车过来,给需要加饭的再次布饭。吃完晚饭的小喇嘛则一溜烟跑出去,仿佛我们是老虎。

从大殿出来,特意到厨房和那几个喇嘛道别。此刻他们正用青稞面做着白塔,一个大白塔四周围着许多小白塔,很形似。做好了淋上一层酥油,白塔就变得亮晶晶的了,这是不是第二天的早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