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迪娜 本报记者 唐闯
211省道线上,在距离德威大桥200米处,一处黑瓦房似乎久不住人,门口两根造型独异的树根、以及在过去的庄户人家才能看到的木门似乎也在增强着这种预感。
走过低矮的门檐,穿过极为普通、光线昏黑的堂屋,在另一扇木门被打开之后,一切突然变得敞亮。一处种植着各色鲜花的长方形楼顶与大渡河及对面的青山构成了近景、中景和远景,在此处按下快门决然已是一幅美景。
顺着一条小径而下,一路上爬山虎正把叶子舒展到饱满,它们沿着自然形成的巨石以及墙壁蜿蜒而上,那些原本毫无美感的石头、呆滞的石墙就这样铺排出绿色的旋律。
小径继续在曲折蜿蜒中延伸,在这条小路极富曲线美感的线条上,主人极有耐心地间隔着点缀上各色卵石,然而,卵石并不喧宾夺主,它们很快把人的目光送上路旁的各色兰草、鲜花和翠竹。
在被一路绿色洗眼、一路幽静洗心之后,视线终止于翠竹笔直的姿态里,到此小路结束了,但它勾画在脑海中那小小园林般的诗意和美感却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此刻,在斑驳竹影虚构的背景中,大渡河的水声似乎也喧响着莫名的绿意。
引领记者走完这曲径通幽所在的人叫周华明,一个从县城跑到乡间便不再愿意回城的老人,他今年65岁。13年前,周华明拿出8000元买下了这间在旁人眼里老得掉渣的房子,房子的背后是裸露着石头的荒凉山坡,坡下便是大渡河终日流淌的河水。一开始,房子里不通水,不通电,家里人意见很大:在这里安家不是受罪吗?可老周心里一片亮堂:好歹有了个家。
在盘下房子之前,老周和家人过着“流浪”的生活。1994年,老周和妻子双双从泸定县皮革厂下岗。听说海螺沟风景区人多,为了养家、供子女读书,夫妻俩带上补鞋的工具前去碰碰运气,除开每月的房租,补鞋的收入实在难以支撑家里的生活。就在老周一家无路可走的时候,“靠山吃山”的老话开始应验了。
泸定是山的世界,在众多的大山里,依海拔高度不同,生长着颜色、形态各异的60多种兰花(不加变种)。兰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生态稍有破坏,便会枯萎凋零,十年之后才能恢复元气。但在泸定,兰花的花期可贯穿12个月,一年四季,这些分布在县境内海拔1100米至2800米的兰花便依次绽放。
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周华明一家开始经营兰花生意,全家的生计渐有好转。然而,由于没有固定的居所,周华明和家人不得不持续搬家,最多的时候,一年搬了5次家。就在盘下这座老房子,全家人都极力反对的时候,周华明却相信,大山给了自己一口饭吃,也能帮助自己在这个很多人眼中的不毛之地,打理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园。
于是,山里的兰花、兰草以及各种花卉在这光溜溜的房前屋后落地生根;山里的黑金树在石缝中长得碗口般粗大;从内地移植的翠竹、金竹以及其它植物也在这里繁衍得翠绿葱茏。许多陌生的过路人就是因为门前的一束花、一个根雕、一点绿色叩响了主人的门扉,进而被这里的清幽、自然所吸引,和主人成为了朋友。
当着记者的面,周华明拿出了一叠叠照片。这些照片纪录了来自香港、瑞士、意大利、德国、法国的朋友在周华明用13年时间营造的家里做客的情景。他们吃着泸定特有的野菜,欣赏着泸定特有的兰花,和老周天南海北地聊着天,在照片上,大渡河西岸大雪山山脉苍翠的群山成为了美丽的背景。周华明指着照片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对记者说,这位来自香港的朋友每年都要到这里来小住一段时间。
不仅内地和国外的朋友们喜欢上了周华明的家以及兰草和兰花,和周华明毗邻而居的几户人家也学着他的做法,用大山培植的绿色装点自己的家。记者注意到,这几户人家也依着地势由高到低,设计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如今,周华明的儿女在城里工作,他们多次劝说周华明到城里去住。对此,周华明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他早已离不开自己脚下的土地、大山,这里有他熟悉、热爱的生活。
每天,周华明5点起床,沿着大渡河走上一会儿,享受带着水气味的空气,收集大自然遗留在河岸边的各种奇石。午后,周华明往往和棋友对弈几局,看看书,给心爱的花卉和草木培土。周华明每个月都要爬山,一去就是十多天。山上有他熟悉的草木,更有他挚爱的兰花。每一次上山下河,周华明总会从大自然中带回一些花草种子以及别的礼物。
一个人闲暇的时候,周华明会拿出自己酿制的各种酒,慢慢品尝。在周华明家里,记者看到了6、7个装着各种酒的大罐子,樱桃酒、葡萄酒、枸杞酒不一而足。泡酒用的各种酒引子全都取自天然造化。平日里,周华明的下酒菜里总是少不了各种新鲜的野菜。
周华明告诉记者,人无法脱离自然而生存,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泸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旅游开发日益升温的今天,人们更应该学会与自然相处,找到与自然共荣的方式,让泸定成为五湖四海的人们来往宜居的家园。周华明认为,在做好安全设施的前提下,围绕泸定的山水,泸定完全可以开发一条观赏兰花的旅游线路,从山下一直到林木茂密、兰花多样的大山之中。
再过几天,周华明又将走进他挚爱的大山,看看那些美丽而又熟悉的兰花。周华明说,尽管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准备利用人生中余下的时光继续在大山中考察兰花的变迁,并完成一部关于兰花的书。
记者离开这座建在大渡河上的心灵家园的时候,周华明从路边捡回家收养的一条小狗不断地向记者作揖,模样十分可爱乖巧。在花园长满绿草的一角,一株三角梅正在绽放,那火焰一般的色彩似乎正在说着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