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迪娜 本报记者 唐闯 顺着大渡河继续向上,人与自然平衡和适宜的关系逐渐浸润在人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山水之间生活的人们继续寻找着自己的山水之梦。 式样老旧的老药柜陈放着各种中药材,药柜的主人拉开盛药的暗格,在一抓一取的节奏之中,上百年的时光丝毫未改变这些药物和医者治病救人的使命。每天,前来问诊看病的人们得到了医者的叮嘱,他们起身离开,带走了药香,也带走了康复的希望,如此周而复始。 人们前往的这间中医诊所叫“中善堂”,位于泸定县冷碛镇。在泸定多山峡谷的地理环境中,冷碛镇是一处难得的平整之地。在这里,大渡河东岸的邛崃山脉与大渡河西岸的大雪山山脉繁衍着一眼翠绿。当海拔依次降低,这些翠绿便冲开山的禁锢,在山脚的平坝中铺开庄稼、绿树和村落。 范述方是“中善堂”的主人,他行医已有数十年。从10岁开始,范述方便跟随父亲上深山走老林,看百草,识百药。他说,正是泸定独特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孕育了大山中的各种草药。靠着这些草药,范氏一族行医立身,落地生根,悬壶济世,已繁衍生息了几代人。凭着大自然的馈赠,更多的人家也得以身体康健。 据考证,在泸定郁郁苍苍的大山之中,在海拔落差形成的自然条件之下,500多种中药材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其中一些药材为泸定所独有。而这些药材都被范述方收集在《贡嘎药物拾奇》、《贡嘎山药物临床治疗拾奇》两本书中。 “天不生无名之人,地不生无名之草。”范述方和乡里乡亲们都相信:人的生命与大山孕育的草药都是自然造化之功,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血缘。在大山中的某一种草药的帮助下,人身体上出现的每一种病症都有被治愈的可能。 12岁那年,范述方患了皮肤病,浑身奇痒难耐。范述方的父亲采来石斛草,制成药汁涂抹在患处,反复几次,范述方的皮肤病便由此痊愈。 15岁时,范述方不慎落下马背,摔断手臂。一种名为“接骨丹”的草药在父亲的调制下又奇迹般地将范述方的手臂治好。在范述方的人生经历中,生长于大山中的草药既是衣食父母,也是他生命中的守护者。如今,石枣子、何首乌、天麻等药材为早已年满60岁的范述方提供着充沛的血气和精力,继续支撑着他给人诊治疾病。 大山中的草药无偿帮助着人们,人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知恩图报?范述方和乡里乡亲们都相信:自己没有给山中的草药上过一次肥,给过一碗水,却时时得到它们无偿的照料和眷顾。此生只有行善,方能对得起融化在自己血脉中的草药。 范述方说,这也是自己将中医诊所取名为“中善堂”的原因。行医多年来,范述方从未收取过门诊费。经济困难的人家前来看病,范述方不收取医药费。每逢泸定“樱桃节”开幕,在现场,范述方会免费给人们诊病,并将价值上万元的药材免费发放。 在范述方看来,仅仅这样做还不够。他说大多数中药材既能美化环境,又有经济价值,如果能普遍栽培,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都十分有益。他希望,将来的泸定能建设成一个集生态、文化、医疗、养老、保健为一体的基地,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和居住。 对于这一设想,范述方给出了以下理由:泸定日照时间长,无雾霾,含氧量,空气和水质很好,绿色植被覆盖率也高。范述方认为,天地人本是一体,和谐是这三者关系的根本。最近,范述方正在尝试以此为理论依据,著述阐释癌症病的病理。他相信,与癌症相对应,大山深处一定生长着能有助于治愈癌症的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