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周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巴历史之谜
2015-05-16

顿月多吉是十七世纪前半期康区有影响的白利土司,是苯教的支持者,是佛教,尤其是格鲁巴的敌人。他在位时,正值格鲁巴在西藏迅速崛起。为了最终登上西藏的政治舞台,驻牧在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应五世达赖喇嘛之请,派兵进攻康区,于公元1642年消灭了白利土司,并将其处死。偌大的王国一夜之间似乎消失在天地间,成为至今未解的谜团。。

■扎西次仁

迷失的白利王国

明末清初,活动在康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是康藏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许多从事藏学研究的人其实对他的名字非常熟知,但奇怪的是,几乎无人能详述其生平事迹,对白利土司世系渊源、兴衰史更是无人能提及。 我们接触康藏史,仅仅知道这样一些零星的情况:《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载“后来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康、藏,遂有蒙古人移入。元、明之交,青海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征服康、藏,封其王子七人与甘孜北部的甘孜等地,称霍尔七部(清末尚存五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刊载的《甘孜孔萨土司家族的由来、世系即兴衰经过》一文根据有关藏文史料及民间传说,说康北以孔萨土司为代表的霍尔七部(霍尔七土司)为蒙古王族后裔。《甘孜县志》称“1602年(明崇祯十五年),甘孜白利土司以黑教摧毁黄教,旋被青海固始汗派兵灭之。”《甘孜州民族志》载:“霍尔白利,1728年(雍正六年)归诚,受给长官司职印信号纸。治所今甘孜生康。”很显然,顿月多吉是十七世纪前半期康区有影响的白利土司,是苯教的支持者,是佛教,尤其是格鲁巴的敌人。他在位时,正值格鲁巴在西藏迅速崛起。为了最终登上西藏的政治舞台,驻牧在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应五世达赖喇嘛之请,派兵进攻康区,于公元1642年消灭了白利土司,并将其处死。

固始汗的这次胜利进军不仅标志着和硕特蒙古对康区统治的开始,也宣告了格鲁巴政权的建立并加强了其在藏区的绝对统治地位。

上述这些零星资料说什么白利土司先祖是忽必烈的后裔,是固始汗的后裔,是蒙古王族后裔,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的先祖究竟是谁?白利土司难道真是起源于元明之交吗?其父辈家族后人等情况都不甚了了。他被弑杀后谁继承了其王位?如此等等,含混不清,让人摸不着头脑。

德籍彼德·史卫国著、才旺南加译的《清代白利土司顿月多吉》一文(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也多少披露了一点有关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的史料。该文“最重要的资料来自于传记,尤其是第一世康珠活佛噶玛丹培的《自传》。”另外还有《类乌齐寺志》、《拉托王统史》以及两部达隆派教法史等。“噶玛丹培是顿月多吉的首席大喇嘛,即主要精神导师。换句话说:在噶玛丹培和白利顿月多吉之间存在着福田和施主的特殊关系。这就使得噶玛丹培的传记成为研究顿月多吉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顿月多吉家族情况该文披露:“从一份提及顿月多吉父亲死亡的资料推断,阿潘杰大约在1616年至1619年间去世。而阿潘杰的死亡,也就是顿月多吉兴衰的开始。”提到他的后人,该文说“根据噶玛丹培的自传,顿月多吉有两个儿子,一个名索鲁,一个名南姆喀,他们显然逃脱了劫难。因为固始汗胜利数年后,据载他们又一次进攻和抢劫了昌都地方。”至于他们以后的命运如何,没有资料告诉我们。

对于白利土司的地望,后人多数认为就在甘孜与绒巴岔之间,即现在的生康乡。作者根据其接触使用过的材料认为“顿月多吉的白利可能位于拉托和昌都之间的相邻地区,即在长江和澜仓江之间的玛康岗地方的上部或上部边缘地区。”他还进一步指出:“早期,白利分上白利和下白利两部分。”“1624年,白利决定与昌都开战。”“1626年,玛尔岗地区最终还是爆发了战乱。……之后白利与类乌齐之间的一次战事通过谈判得以避免。”“1627年,白利王征服了囊谦”“1631年,白利顿月多吉已统治了整个玛尔岗地区,直与云南绛(现丽江地区)土司接壤。据说当时康区无人敢触犯白利土司的法令。”从这些零星资料,我们可初步判断顿月多吉时期,白利土司势力雄厚,征战不断,其疆域大体为西至澜沧江,东邻成都平原,北接巴颜喀拉山,南到云南丽江,即康区的大部分地区。

这样一个疆域辽阔,势力雄厚的白利土司王国,说坍塌就坍塌了,说消亡就消亡了,难道就没留下更多的资料吗?这迷失的背后难道就没什么蹊跷吗?

顿月多吉对佛教的态度,该文是这样描述的:“1619年,顿月多吉向神职人员颁布了一项命令”“命令内容如下:无论何人进入我之辖区,无论是萨迦巴、噶玛噶举巴、宁玛巴,或者是苯波,都可以接纳。”“早在1620年,顿月多吉就已经是主巴噶举派的一位大施主,他下令用金汁和银汁书写了两部甘珠尔经。”“1638年,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在东部康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理佛教徒运动。”“他与佛教徒易于合作始,而以公开敌对终。”看来,把顿月多吉简单地定位于一个崇奉苯教,反对佛教的人是错误的。

桑结嘉措的《黄琉璃》(1698年成书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自传》(1617-1682年成书)、《西藏王臣记》(1643年成书)和松巴堪布(1704-1788)的《青海史》等著作中,也多少有点顿月多吉及其兴衰的记载。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在其《西藏王统记》中记述:“在丑年冬季,因康区中部白利王发生了对佛教徒进行残害,而只需发展苯教的事件,所以他(指固始汗)再次来到措喀。因此,他于己卯年五月发动大军到白利,当即征服了那里的民众。在庚辰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所有白利顽强的官吏头人等,虽远遁他方,但结果入磁石吸铁般地都被捕回,依法惩办。这样从区域中消除了一切痛苦不安的根源,将所有受害的萨迦、格鲁、竹巴噶举等各派的僧官们从牢狱中解放出来,送回他们各自的乡土。”很显然,由于宗派之偏见,上述史料采取各取所需的态度,因而对顿月多吉的传统形象及其兴衰记载有失公允,完全是格鲁派学者们的一家之言。

固始汗攻占康区,顿月多吉成为阶下囚被杀后,许多苯教寺院被烧毁,凡是亲近白利王的僧俗人士遭到杀害或关押并强迫苯教徒改宗格鲁巴,造成有关白利土司的资料信息稀缺。究其原因,我怀疑,固始汗杀害顿月多吉时,为了消除其影响,会不会将其一切有关白利王世系的历史档案尽数销毁?或者土司属下的苯教徒为躲避迫害,将有关的历史档案资料埋藏起来,待日后时机成熟时作为伏藏重新发掘出来?藏族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这或许是笼罩在白利土司王国头上迷雾的原因吧!

要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白利土司王国,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只有寄希望于后人深入挖掘藏文资料,搜寻白利王国的身影,探寻迷失的白利王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