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船头小学 倪浩 在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练习,与非民族地区的课堂练习相比,明显在时间,效果上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同样的教学时间,民族地区学生的接受能力显然要低得多。我们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代替一些书面练习,使教学反馈面广,节奏快,频率高,有效地提民族地区儿童的学习效率。 一、手势表示法 好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心态。民族地区学生在这一方面和非民族地区学生没有什么差别。手势表示法,一是满足儿童的好奇、爱动的特点,二是促进儿童手动、眼看、脑想,调动了儿童脚、手、脑协同活动,促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配合,同时也使得部分语言障碍得到最大化的解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用手势表示数 在教学中,将0─99这些数的手势教给学生。个位上的数用右手表示。十位上的数用左手表示。在过程中,有能力的教师还能使用民族地区的语言来数数,跟课堂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 2.用手势表示选择题的选择项的序号 在设计选择题时,我们把各选择项的序号用数字表示。练习时,请学生用手势表示所选择项的序号。 3.用手势表示判断题中的对(√)、错(×) 判断题中的对(√)、错(×),我们也设计了两种手势:左右手食指指端相接表示对(√),两手食指 相互交叉表示错(×)。练习时,就请学生用这样两种手势表示判断结果,强调手势的规范化,速度明显加快 。 4.用手势表示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三种符号 在教学数的比大小时,将“>”、“<”、“=”这三种符号的手势教给学生。练习时,就请学生用手势表示。 手势表示法,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动作敏捷,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种方法同时也解决了民族地区低段儿童对语言的错误理解,避免的答非所问。 二、学具操作法 学具操作,不仅用于新授中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等,而且还可以用在练习中 。通过这种直观的学具,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的认识,直接的破除了课堂上的语言障碍。 三、学生互查法 学生互查法就是指同桌两同学根据标准答案互相检查,并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老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互查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作用,又便于教师及时收取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促使学生能更快的破除掉对教师、知识等方面的语言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