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片的市场抢滩登陆还在继续。上周末,一部上映前未见太大声势的电影——《亚瑟王:斗兽争霸》上映。直到上映之后,很多观众才惊奇地发现,这部电影出自导演盖·里奇之手。电影刚上映两天,在豆瓣也迅速取得了7.5的高分,主流评价也纷纷以赞美为主。但看完电影后也不免有些疑惑,这部电影值得网友如此狂欢?看完电影后很容易感觉到,从镜头语言上,这部电影几乎将盖·里奇的“后现代电影风格”展现到了某种极致。而过于追求风格化的影像,也确实换来了一个颇为空洞的人物经历。 盖·里奇并不算高产的导演,所以随着每部作品的间隔,每次新作上映,在视觉感受上都能让观众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在这部电影中,很多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影片开始的攻城战,视觉效果可谓震撼,瞬间就抓住观众眼球。再比如巷尾追逐戏中,颇具现代风格的镜头视角,配上偏摇滚的音乐,让国外历史题材电影中,出现了不多见的戏份。 不过也能感受到,影片中很多画面都有着明显借鉴游戏的元素,比如开场震撼的战斗场景,就有借鉴《旺达与巨像》的元素。而亚瑟王与敌人打斗的场景,定格镜头颇有动作游戏里常用的“QTE”质感,估计当爱玩游戏的观众看到那些画面,会下意识去寻找提示按键会出现在什么位置。这种风格处理,在动作戏越来越爱玩长镜头的当下,对观众肯定算是非常新鲜的。 所以,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炫酷画面背后,依旧没有逃脱西方类似题材电影的通病——“没魂儿”。从影片名字就可以看出,故事核心就是围绕亚瑟王展开。很多评论称,这次盖·里奇把传说中的亚瑟王塑造成“屌丝逆袭”,非常有新意。但细想又会发现,这种创新反而落入了更大的俗套。 当然,故事走不走俗套不是最重要的,角色性格是否塑造丰满才更为重要。但从影片呈现效果看,这部电影如果不叫亚瑟王,而叫“李瑟王”、“亚琴王”,至少对中国观众来说不会有什么观影差别。除了“圣剑”和最后“圆桌”这两个物品在强调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外,剩下的性格塑造,就基本让人感觉不到跟“古不列颠传奇国王”有什么交集。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世界100名性感男人之一的主演查理·汉纳姆在气场上,确实没有与亚瑟王很好地融合。感觉还不如导演爱将裘德·洛给人印象深刻。此外,剧情的推进也显得十分生硬,甚至最后大决战都没有塑造出太多紧张感。所以,这部电影真正能让观众还坐在电影院的,也基本只剩有特色画面了。 最后要提的是,最近两部国外商业大片《银河护卫队2》和《亚瑟王:斗兽争霸》在西方并没有取得过高评价,甚至引发很多观众吐槽。但这两部电影到了国内市场,至少在豆瓣上,都获得了近乎一面倒的好评。市场层面,《银河护卫队2》也基本会与上作6亿元左右的票房持平。这部《亚瑟王》目前每日千万左右的票房进账,也属正常范畴。 对于观众来说,重视效虽已成为走进影院的很大理由,但不代表着每部特技大片都要被无条件买单。至少在故事方面,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更为理智的看待。 (姜子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