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理论视窗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绣花”功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2017-06-05

■薛红武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现在扶贫关键是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再次表明了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阐述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和工作重点,指出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扎实推进。总书记形象地提出精准扶贫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为我们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绣花”二字,既语重心长,又意味深长,那么在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的甘孜州,如何下好“绣花”功夫,绣出一幅“同步全面小康”的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的美景?

脱贫攻坚的前提是要心装“绣样”

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各个帮扶单位、帮扶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所帮扶的县、乡的扶贫脱贫目标,切实落实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我州地处偏远、高寒缺氧,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严重滞后,全州整体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返贫现象突出。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和“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新台阶、五年全面脱贫”目标,全州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定为:全面发动,东路领跑,南路赶超,北路突围,努力将我州建设成为高原藏区脱贫奔康先行区和示范区。2016年,我州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州33985人脱贫、280个贫困村退出,实现了首战之年取得首胜。现在我州还有1080个贫困村、163479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脱贫攻坚任务是异常艰巨。那么,在以后的几年中,每年贫困村、贫困户脱多少,怎么扶、扶持谁,采取什么方式扶,各个帮扶单位、帮扶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打赢我州的脱贫攻坚战,既要结合我州东南北路各地的实际情况,又要清楚各地脱贫攻坚的困难在哪儿。按照精准扶贫先难后易,精准脱贫先易后难的原则,每个县每年哪些贫困村哪些贫困户脱贫都要列入脱贫的作战图中。

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要选好“绣娘”

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众所周知,不同的绣娘会绣出不同效果的绣花。一年多来,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在精准扶贫脱贫的过程中,有不同责任心、事业心的帮扶人员在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群中帮扶出不同的成果。看过绣花的人都知道,绣花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更需要耐心、细心、恒心和爱心,只有倾情付出、执着追求、精心雕琢,才能绣出精美艳丽、活色生香的花朵。同理,如果没有爱民为民的深厚情怀,没有那么一股子干事创业的拼劲韧劲,没有下一番精准精细的“绣花”功夫,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仗硬仗,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我州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瓶颈中的瓶颈、短板中的短板,对全国、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啃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全州1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战略目标,就特别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驻村书记要当好“绣娘”,克服“急躁症”“浮躁症”,防止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深刻认识贫困问题顽固性、脱贫任务艰巨性、完成时限紧迫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绣娘”,该调整调整、该追责追责,不然会对群众脱贫造成严重阻碍和伤害。

脱贫攻坚的抓手是要用好“绣具”

绣花是用“绣针”和“绣线”精准的功夫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党中央和省、州委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十七个专项”为实施内容,省委出台了“3+10”的组合拳,州委又确定了《甘孜州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细则》《中共甘孜州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甘孜州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甘孜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各位“绣娘”,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实施中央、省委、州委脱贫攻坚行动纲领基础上,本着领会上情、吃透下情,将我州脱贫攻坚行动纲领,作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南。

我州“一步跨千年”,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等原因,扶贫攻坚工作中也有特殊的困难,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既然立下“军令状”,就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行必践诺。长期以来,中央、省委十分关注藏区的民生事业发展,一年多来,脱贫攻坚实践让我们感受尤其深刻。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再一次强调,要做好“对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藏”工作。因此,我州用好内地的帮助和中央、省委的一系列的特殊帮扶政策。

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下足“绣劲”

绣花是慢工、是细活,需要细心、耐心和用心,其功夫成于细、贵在精。绣花功非“取巧活”,重在务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不是光喊喊口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的,想马马虎虎糊弄过去也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层层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做过细工作。要使出“绣花”功夫,在精细、精准上发力,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好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不断增强我州已经摘帽的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成为永久的风景。

(作者系州委党校高级讲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