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冯 2月22日,正月初七的晚上,德格县柯洛洞乡独木岭村桑泽一家8口人围坐在屋子里,桌子上摆放着10多样菜,一家人笑声不断。“雀儿山隧道没通车前,即便是春节,要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那也是很难的。”桑泽说。 过去,村子被挡在雀儿山脚下,每逢春节,雀儿山的皑皑白雪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要说买年货,就是回家都难得很。”对在甘孜县务工的桑泽来说,过年100多公里的返乡之路,就是又险又贵的“难于上青天”。雀儿山每年积雪覆盖近8个月,雨雪天翻车事故容易发生。从甘孜县返乡,来回票价约240元,“全村人的年均收入仅3000多元,多回几趟家就是下血本了。” 去年雀儿山隧道通车了,翻山时间从过去的2个小时缩减至10余分钟,还避开了危险。 桑泽在除夕前一天——2月14日从甘孜县返乡,发现“车上同村返乡的人多了”。到了家,发现“走亲戚更方便了!” 餐桌上的菜也变多了。“以前过年,吃得最多的是白菜、萝卜和洋芋。想吃个青椒、青菜,还要坐7个小时的车去甘孜县买。”米也便宜了。“以前交通条件不行,德格县的大米卖得比甘孜县贵。”去年春节,他在德格县采购100斤大米需花上300元。“现在运费便宜了,今年春节买大米只需要250多元。” 游客也增多了。“这几天,村里来的游客有好几十个,比去年多了两倍。”桑泽说,游客多是来一睹雀儿山雪景。他希望游客还能为村里的牧俗文化而驻足。村里已建起牧俗风情文化博览区,预计年底开放,游客可以骑马、放牛,体验牧俗文化,购买牛肉干、药材。村里也将增加保安、保洁、解说员等工作岗位,30%门票收入用于村民分红。 “我不想外出打工了。”桑泽告诉记者,以前在村里只能靠采药材、养牦牛谋生。隧道通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也变多了。“听说村里的扎嘎开了旅馆,去年一个小长假就挣了3万多。我也想在村里发展旅游。” 【手记】 让更多桑泽拥抱春运 采访中,最触动我的,是桑泽和村民们早就期待着能够成为万千春运大军中的一员。这个春运,“桑泽们”如愿以偿,从“回家难”到“回家易”,回到家还想留下来,是因为雀儿山隧道通车送来了一份大大的春节厚礼,它保障了返乡游子的安全出行,预示了生活变化的可能。 期待更多的桑泽能够拥抱春运。这样的拥抱,意味着他们又开启了生活的崭新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