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12地震10周年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奋力推进新时代我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05-11

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扣州委“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关键、抓好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夯实五大基础、实施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突出灾前预防、注重综合减灾、狠抓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为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全州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办方:甘孜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

防震减灾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加强应急体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成立由州长为主任,所有副州长为副主任,48个州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成立了十一个专项指挥机构,细化了州级综合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行业应急救援队伍职能职责,明确了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各县(市)也充实完善县(市)、乡(镇)防灾减灾人员,并加强培训。

加强预案管理。结合州情,重新修订《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各县(市)修定完善了总体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地震应急、自然灾害救助等多项专项应急预案。交通、通讯、电力、教育、住建、卫生等职能部门制定完善了多项部门应急预案。部分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编制了应急预案,全州已制定各类应急预案4100个(其中:总体应急预案16个、专项应急预案3597个、部门应急预案617个,其他应急预案5个),全州预案体系基本形成,适时开展了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会商机制。州政府每年召开3次以上应急工作会商会,分析研判灾害发生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和意见,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二是建立值班值守机制。严格执行《甘孜州应急值守工作手册》。坚持领导带班、值守人员24小时坐班值守,保持信息畅通,决不允许呼叫转移,不得擅自离岗、脱岗,值守人员不得请假的应急值守制度。三是规范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统计、核查、报告制度,及时搜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四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为高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建立了州11个专项指挥部内部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机制。2018年以来,各指挥部协作成功处置了2011年“4·10”炉霍5.3级地震、雅江“7·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雅江“11·23”重大交通事故,2013年白玉“1·18”、得荣“8·28”“8·31”地震,海螺沟“6·20”、“7·12”山洪泥石流,2014年丹巴“8·9”特别重大泥石流、2014年“11·22”康定6.3级地震等特大灾害,2017年雅江“3·12”森林火灾,丹巴“6·15”、德格“7·5”洪涝灾害。

防震减灾 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

利用“5·12”汶川地震及康定“11.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甘孜州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土建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建设以州应急指挥平台为中枢,州级各部门和各县(市)应急指挥平台为节点,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以乡(镇)应急平台为基础,建立功能完备、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协同运转、科学高效的全州防灾减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通过甘孜州地震监测预警系统36个站点建设及地震监测中心建设,增强甘孜州地区对地震参数测定和震源参数速报能力、灾情快速评估能力,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等提供及时的地震安全服务和数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防震减灾 应急队伍装备建设

坚持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军民结合、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紧贴实际,务求实用、立足实战,全面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完成州级1支综合(州消防支队)、4支专业(州消防支队、甘孜军分区救援队、武警甘孜州专业救援队、武警甘孜州森林支队救援队)和6支行业应急救援队伍(交通保畅应急救援队伍、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救援队伍、医疗防疫应急救援队伍、通讯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电力保障应急救援队伍、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的整合及建设工作,配备应急抢险、救援、电力、通讯、药品、食品等。巴塘、泸定、道孚、雅江、理塘、乡城、稻城、得荣、丹巴9县完成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工作,配备了救灾的机具、物资、装备,进一步优化应急救援工作方案。

部分乡镇依托各村级民兵,建立了应急救援分队。据统计,全州各类救援力量456支6390人,其中,依托公安消防建设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450人、武警森林防火450人,各专业救援队伍97支1349人,志愿者队伍19支1100人。全州共有挖掘机、装载机、消防车等大型机具327台(套),生命搜寻、抬升、破拆等地震应急救援装备502台(套)。应急队伍建设总计投入经费5400万元。

防震减灾 推进应急立法工作

开展立法工作。2012年3月,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启动《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立法工作,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甘孜州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依法治州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7年启动《甘孜藏族自治州防震减灾条例》立法相关工作。

防震减灾 大力开展应急演练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全州各县(市)和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各类综合、专项应急疏散、防灾避险、消防逃生等应急演练。据统计,全州开展应急演练1.2万余次,出台机具6500余台(次),参加演练人数达100余万人(次),演练总计投入3200万元。全州中小学校坚持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每周一跑”应急避险疏散专项演练。

2012年5月9日,甘孜州举行了“2012年甘孜州防灾救灾大演练”,5000余名干部群众、州县12支应急队伍、1000余名党政军警参加演练,出动应急救援车辆机具和救援设备600余台(套),其中大型应急救援机具45辆(台),疏散群众4800余人、师生400余名,安置灾民400余人。

防震减灾 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社区、企业等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3个。

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宣传培训。全州各县(市)及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和乡镇,进一步抓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寺庙“七进”活动,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共投入经费925万元,共举办宣传活动582场次,悬挂宣传横幅10000余条,制作展板12000余张,咨询人数达205000余人/次,发放《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藏汉文版)、《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共应急手册》丛书(一)(二)等各类涉灾宣传资料216140余份、宣传画册和挂图近5668套、VCD光碟2560余张。

州、县(市)级领导带队下基层,在县(市)、乡、村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达472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