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康藏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曲曲生命的欢乐颂歌
2019-02-22

◎扎西次仁

《格萨尔王传》之《霍岭大战》中记述,霍尔白帐王为了夺取格萨尔王妃珠牡,派赛沃鸟前往岭地侦察。赛沃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探清了岭国的情形,返回后向白帐王述说道:

我飞往岭国的花花地,那是南瞻部洲中心地。

那是高原吐蕃发祥地,长江黄河发源在那里。

玛域上部连着天竺国,天竺本是法运形成地。

高山峡谷下面连汉地,汉地财富丰盛兴贸易。

南面边地连着阿底绒,那里五谷丰登人畜旺。

这边与我阿钦滩毗连,兵强马壮威名传四方。

白岭实力能与汉印比,地势高险雄关隘口坚。

上有保护神山十三座,下有巍峨险峻九座山。

中有六山高耸入云端。河脑上部如同狮子胸,

下有六条河水流得欢。河阳白岩九重山矗立,

河阳森林茂密千嶂暗。下河三道神谷相交汇,

河腰是羊羔的喜乐园。玛噶勒上部有神仙原,

玛噶雅有花花老虎滩。还有幽暗黑谷绕宗城。

著名险地要冲就这些,其余天然屏障数不清。

黄河之水如铁流,滚滚波涛泻千里。

小浪好像苍狼跑,大浪犹如滚岩石。

两岸悬崖魔张嘴,势如死象欲倒地。

看似鳄鱼把鳄弾,更像龙魔在叹息。

千里黄河湾对湾,湾湾都有讲经场。

千里黄河湾对湾,湾湾都有跑马川。

千里黄河湾对湾,湾湾都有习射滩。

千里黄河湾对湾,湾湾英雄有豪言。

民间说唱艺人对黄河的险峻、惊涛骇浪,用“铁流”、“苍狼”、“崖魔”、“鳄鱼”等词汇来比喻,形象、生动、贴切。同时用“如铁流”、“苍狼跑”、“滚岩石”、“魔张嘴”、“把鳄弾”、“在叹息”,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无比险峻、动态的黄河诗情画意长卷。读着这朗朗上口的排比句,我似乎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从中领略到雪域高原人们以自然为友,自然为美的意识、心理、愿望、憧憬和生活方式。

藏族民间艺人对自然山水崇拜赞美的观念,由来已久。藏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雪域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巍峨的雪峰、圣洁的湖泊、广袤无垠的草原、茂密的林海、变幻莫测的自然气象……孕育了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也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神灵的,神灵无处不在。因此,大自然造就的山川、海洋、丘陵、江河、泽薮、名泉等山山水水乃至一草一木都是他们崇拜的神灵。尤其是山川湖泊,一直是人们祭祀的重要神抵。藏族人民与神山圣湖相生相伴,自然也就形成了山水崇拜的观念。

在“万物有灵”宗教思想影响下,人们观念中的自然山水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山水了。它既是神山圣湖,又是人们的寄魂处。正是对创造这一切的自然之“神灵”的痴情崇拜,使他们认为,山是阳性的象征,水是阴性的象征,“阴阳和气”而生万物。山是念神的居所,水是龙神的居所。黄河源头的阿尼玛沁山,既是岭部落的寄魂山,又是父神的形象;而黄河源头的扎陵、鄂陵和卓陵三湖,既是岭部落的寄魂湖,又代表了母神的形象。父神与母神的有机结合就是阴阳结合的一种重要表征。如果没有一个具有灵智的“神”的外力使然,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故此,人们已经给自然山水实体寓于了人性化的成分,即人化的自然。所以,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相交相融,山水自然、天地万物都可以和人的生命直接沟通,合成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亲和,“天人合一”、“人神合一”,浑然一体。因而,古代藏民族审美意识中讲求事物内在规律性和一致性,以慧眼灵心去超越时空,超越物象,直接潜入到宇宙自然的底蕴,从而始能容纳万物,识别万物,进而整体上把握浑融合一的美之精髓。

由于篇幅所限,仅从上述所抄录的几首山水诗,我们也足以领略到《格萨尔王传》史诗中大量以山水为喻诗篇的审美构思,正是民间说唱艺人与自然灵秀之气化和,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超越了多样复杂的自然现象,直达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触摸到了自然万物的底蕴,把握到了山水自然中宇宙生命的节奏和脉动,获得了认识上的升华,从而构筑起心灵化的审美意蕴。

也正是古代藏族的这种传统审美意识决定了《格萨尔王传》史诗的构思中包裹宇宙,以山水为喻,涵盖古今的整体性形态内容。有人说这是一种宗教意向上的神学观念,我却认为是藏民族对人性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的朴素的唯物史观。

这点在藏民族关于世界起源的《斯巴宰牛歌》中就有反映。苯教经典《十万龙经》载,世界源于龙母,他的头部变成天空,右眼变成月亮,左眼变成太阳,四颗上门牙变成四颗小星星;当龙母睁开眼时出现白天,闭上眼睛时黑夜降临;他的声音形成雷,舌头形成闪电,呼之之气为云,眼泪为雨,鼻孔生风;血液化成宇宙大洋,血管化成河流,肉体形成大地,骨骼变成山脉。

“龙母”神话所涉及的世界本源,具有人类的创世纪意义。它说明藏民族先民在审视自然,思考宇宙起源问题时就已肯定了人类自我的主体力量,并开始构建自己的审美观念。

藏民族自古以来虽然生活在雪域高原,但严酷的自然条件非但没有摧垮他们的意志,相反却培养了他们积极健康、乐观豁达、追求崇高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如同太阳至于光明,血液至于生命,完美和谐地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是他们的最高价值取向。所以,在他们古朴自然的诗歌中我们看不到恶劣气候和穷山瘦水,看不到生活的沧桑和岁月的磨难,看到的是圣洁的雪山,碧绿的湖水,洒满阳光,闪烁着明艳美丽的色彩、点缀着鲜花、葱郁的草坪——到处是充满着光明的勃勃生机,仿佛是一曲曲生命的欢乐颂歌。他们歌颂崇高的雪山,感恩纯洁的河流,赞美盛开的鲜花和苒苒的草原,、以光明之心,崇高之情创作出优美诗篇,引导人们走向圣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