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学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公告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人与诗的神交
2019-02-27

◎江锦灵

与一位诗人的交往,最好的方式是以诗为媒。神交在前,对于实体的会面就无足轻重了。

《读诗记》,其实是读灵魂。西渡以读者、诗人和诗评家三种身份来读诗、评诗的,虽然他自己不曾明言。本书对诗歌点评与解读的对象,既有名家,也有普通诗人,且以普通诗人居多。由此可见,作者西渡乃一位唯诗是举的诗评家。他的眼里只有诗,其次才推诗及人。如此内容,乃读者之福,可从中读到纯粹的诗作以及诗评,而不用被注水的文本扰乱视听。读之,不仅有所悟,还会萌生创作的冲动。

全书体例大气简洁,分“当代诗点评”和“诗文本细读”两大块,由点而面,点面结合,能调和各类诗歌读者的欣赏口味。对普通诗人的点评,作者有效攫取诗中闪光点,简明扼要,切中主旨。比如多多的《冬夜的天空》,原先读不太懂,通过西渡的点评,要超越常理去领悟,令我豁然开朗。并且给我提供了一种解读诗歌的角度——有些诗,需要先感受诗歌中的声音,再分析它的意义。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对王寅《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的点评,原来诗歌创作,还可借助电影手法来表现,诗歌真可谓语言的探险。以及作者对张口《烧水》的点评,“寥寥几个细节,却暗示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具有经验和情感容量”,简直叫人掩书叫绝。孰不知,西渡也是好诗的发现者、好诗人的伯乐。

若说对普通诗人的文本点评,乃旁敲侧击,那么对名家诗歌的细读,就是走向文本纵深。让读者酣畅淋漓漫步于诗语与诗情,全方位地细致入微地感受作者对名家名作的独特解读。尤其在对张枣的《镜中》、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细读中,可以感受到西渡的独辟蹊径与另类才情,极大丰富我们既定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对诗作解读中,作者不经意为我们简要梳理了中国当代诗歌史,明确了当代诗中重要术语的内涵与外延。从诗作到理论,作者一直警惕泛泛而谈,更不设条条框框,有一说一,有二评二,颇有见地,能作为诗歌爱好者与创作者的一个窗口,望见诗歌的别样风景。

读罢此书,有充分理由相信,西渡与有些诗人或许没见过,但已然与之进行了灵魂的对话。这是诗人与诗最美的相遇,堪称神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