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益广告.广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2019-10-10

■康定中学 贺俊

【摘要】长期以来,初高中物理由于教材、教法、中考难度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初中到高中知识与能力跨度过大、台阶过高,造成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困难局面,这种现象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本文结合本人在实际物理教学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 核心素养 跨度 初高中教学方法

一、认识初高中衔接困难的原因

1.初高中对能力的培养不对等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培养学生的严密思考、逻辑分析、推理、想像、抽象、计算等能力,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但在初中阶段,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忽视了这些能力培养,甚至有的教育者为了取得“高分”,不惜纵容学生使用“背书”这一手段去学习物理,这也许在现阶段中考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却不能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对高中物理学习造成障碍。

2.初高中知识层次不对等

初中物理知识直观、简单,如密度、同一直线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蒸发、沸腾、压强、浮力、杠杆等,都是生活中常见且容易理解的,对物理概念的引入一般比较直接形象,叙述简单,要求理解的程度低,有的物理量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密,如在运动学中位移与路程混淆,速度与速率混淆,物理规律和表达式简单,最多三个字母,所以计算要求低。

高中物理知识系统、抽象,前后联系紧密;经常需要对物理现象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学化描述等。如:质点、单摆、理想气体、电磁场,物理概念抽象、复杂,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例如:从“标量”到“矢量”的跨度,从“速度”到“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方向的变化与速度的大小、方向的变化的关系”,物理规律往往牵涉到多变量的过程状态,数字表达式较复杂,还经常要用图象来描述,因而对数学运用、数学结合、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突然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训练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论高中知识多么的深奥与抽象,让学生从初中固有定向思维中抽离出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许才是最快速与高效的衔接。

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要强调从形象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学习弹力时,对弹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认真分析,为以后不同性质的力做示范,通过比较学习能较好地掌握弹力、摩擦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值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教学中的适当改变

教材是物理教学和学习中最具权威的指导性书籍,是基本要求。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更好的衔接,就需在教学过程中作出适当的改变。

1.在日常的教学中涉及到初高中知识概念混淆的地方,应该适当提出,比如初中在学习运动学时,路程这个标量时需要提出位移这个矢量。

2.对于除了完成教材和配套资料上的题目之外,还应增加培养学生能力的题目,如学习运动学时,对追及相遇问题研究应该更深入一点,不能只是简单的公式套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对逻辑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的“机会”。学习电学时也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简单电路,应适当补充较为复杂的电路分析。

3.对于解答题书写格式上的要求应与高中一致,例如初中要求“已知、求、解、答”,而高中只要求一个“解”字,并通过设未知数、表达式、作图等方式,把解题过程表达清楚,合乎逻辑。

4.适当提升中考难度,倒逼初中教师提升能力,并在教学中适增加少量高中物理知识,提升学生思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