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怀俊专栏 风光艺术片系列 ◤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采风队神游了甘孜县白利寺以及德格印经院。在梅俊怀老先生的笔下,雀儿山的险峻,德格印经院的典藏丰富,都让人可触可感。 灿烂的文化 画面 采风队员弃船登岸,朝半山上的白利寺走去。 白利寺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寺宇巍峨,构造别致,雕粱画栋斗拱飞檐,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正面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像高二丈有余,塑工精致,造型独特,两侧陪像,神态各异。殿堂两厢有数名喇嘛,击鼓颂经。好奇的琴措,面对神像,合手闭目,以示虔诚。 由正殿登上经楼,进入昔年格达活佛的坐榻,这是一间金碧辉煌,采光良好的屋子。1936年7月,朱总司令曾在此同格达活佛面晤。 吉普车继续在广阔无垠的平展公路上行驶。这是一段长达一百多公里的牧场。远处传来无字的牧歌,随着歌声出现皑皑的雪山,点点如帆的帐篷,骑马赶路的牧人,赤膊蜷在母亲怀里的儿童……恰似一幅色彩分明的油画。 讲解员继续解说—— 壁上是一幅锦儿山的巨幅照片。照片化为实景。 吉普车驶过白雪皑皑的山道,由远及近,直达山顶。俯视蜿蜒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丝带抛向远方。 采风队员三人下车走进建在山顶的一座木亭,饱览云影山光后继续登程,经过一片森林、峡谷,便到了甘孜州的文化古城——德格。 城市被包围在群山之中,一条护城河绕城而过。中式、西式、藏式房彼此交错,呈现出民族特色和时代轨迹。 街市宁静,秩序井然,确是一座典雅的古城。 享有盛名的印经院,座落在城的西南角,典型的藏式楼房参差错落,金顶红墙,绿树婆娑。 采风队员随着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步入经院。只见院落画柱林立,彩绘满墙,墙面大多是佛经故事或生活描绘。 印经院的主楼是保藏书版的库房,房内排满了版架,版架上分门别类插满了书版,工整有条。文管所负责人扎西多吉从版架上取下一块书版叙述其刻制过程。 解说词 雀儿山,是川藏线上的一座名山。高达五千多米,积雪经年不化。解放前是人迹罕到之地,解放后,进军西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开山劈路,治水过桥,使天堑变为通途。 过了飞鸟也难飞过的雀儿山,便是中外驰名的文化古城德格。这个县城是以印经院得名。它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是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登巴泽仁所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这座印经院构造独特,内分藏经库、储纸库、晒书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以及佛殿、经堂和管理人员工作室。藏版库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每间版库,插着整齐的版架,分门别类插满书版。书版都用细密坚硬的木料制成,两面雕刻,版端有一手柄,书页分为红版和黑版两种,红版为朱砂印制的典籍,黑版为墨印制的一般著作;印经院珍藏了二十一万多块印板,每张印板两面刻字,一页约六百余字,共约二亿五千多万字,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佛教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之外,还有其它佛教经典、译著、传记和历史专著。重要的如《宗喀巴全集》《达博全集》《萨迦全书》《米旁全集》《白玛遗教》《莲花生传》《西藏宗教源流》《佛教源流》《西藏王统明鉴》《唐东王传》《卫藏神山志》等。所藏医书也很丰富,著名的有《四部医典》《水晶蔓医清》《达摩尊者秘本》等。还有关于哲学、天文历算、辞书文法、诗歌、音韵、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雕刻、工艺技术和记载地震等方面的著作。这些书版都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医学、宗教极其重要的资料。 印经院所印的经典和其它著作,远销国内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