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周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9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藏区旅游文化“日志”
2012-09-16

■ 泽仁多吉

西藏人民一九○三年至一九○四年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斗争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公元一九○三年至一九○四年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一)因为清朝中央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没有给西藏人民以积极支持。

(二)领导这次斗争的西藏地方政府因受宗教迷信和其阶级性的限制,没有能够进一步动员和组织人民,发挥地利人和以及游击战的威力,而且多次失掉围歼侵略军的有利战机。

(三)因为英国侵略军与西藏地方民兵力量悬殊。这主要表现在西藏人民只有比较原始的火枪、大刀、长矛和石头作武器来与侵略军战斗;而英军有新式的大炮和枪支,并作了长期的准备,是有备而来,而我们是仓促迎战。

(四)侵略者还有像哲孟雄、布噜克巴统治阶级的支持等。

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目的是:企图通过武力,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和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独占西藏的侵略权益,逐渐把中国的西藏变成其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为什么说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土著宗教?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居住在“博”地区的“人”,是早在公元7世纪时,就居住在今天藏族地区的一部分古代藏族的自称。当时的汉文史籍称为“蕃”或“吐蕃”。“蕃”古读作“博”,藏文在拉萨和康巴语中与汉语“博”同音。有学者考证,这个字和当时藏族人民普遍信奉的土著宗教——“苯”,在古藏文中写法可以互通,“蕃”可能来源于“苯”,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博”。而“巴”在藏语中为“人”的意思,因此,古代藏族把他们所信奉的宗教名称,当作其民族的名称而沿袭至今。对此,有学者持不同观点,笔者在这里一一列举。

苯教其实是西藏的原始宗教。佛教正式传入吐蕃之前,西藏高原各部族均信奉苯教,它是一种多神崇拜。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牛、羊、禽兽等。相信“万物有灵”。

苯教创始人为兴饶米沃其。相传与释迦牟尼同时。当吐蕃到第六代赞普时,他出生于西藏阿里今扎达县属的沃莫隆仁辛氏家族。据说当他13岁时,一群魔鬼掠他而去,在12年的漫长岁月中,带着他跑遍了整个吐蕃。当他重新回到人类社会时,他已经懂得并掌握了卜卦、求神、禳灾、送鬼、祀天等仪式,并开始传播这一教义。其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和第二个时期都是在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前,因此我们说它是西藏最早的原始宗教,最后的一个时期则出现在松赞干布执政之后。松赞干布以后,吐蕃王室扶持佛教,佛苯之间斗争日趋激烈,热巴坚因尊佛抑苯被苯教徒所杀,朗达玛因尊苯抑佛被佛教徒所杀,佛苯斗争成为吐蕃王朝趋于分裂灭亡的一个近因。两个不同的宗教在斗争中既互相排斥又相互影响,因而后来的苯教在见、行、修、道等诸法方面,产生了众多和佛教相似的经典,晚近渐趋衰微,现在藏区仍有一些人信奉苯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