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6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经1

第02版
经2

第03版
经3

第04版
经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文光阴
2015-05-31
果亲王允礼
民政土司官寨
孙明经和庄学本
张大千

■ 杨珂

初夏,傍晚漫步于人气甚旺的溜溜城步行街,音乐声、喧闹声掩藏了人们一天的疲惫。行走中,“天眷西顾”的牌匾将思绪带回到康定历史记忆中,畅游在那些人与事之间。

“天眷西顾”,一个连上天都眷顾的地方(原意为朝廷、中央政权关怀眷顾西陲(藏区)这个地方)。这块牌匾,要追溯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允礼奉旨赴泰宁惠远寺送七世达赖喇嘛回藏,途径康定时,为康定题写了“天眷西顾”的牌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个上天都眷顾的康定,自然会让更多的人流连。康定人杰地灵,不但历史上诞生了“木雅五学者”在内的许多名人,还因其特有的魅力,引来了国内外众多名人的垂顾。无论高僧大德,还是文人墨客,很多人都曾经到过康定并贡献于康定。

果亲王允礼在康定留下了不少题咏、墨迹,在康定民间还流传着他与明正女土司王幺幺的爱情故事。当时果亲王在康定的行宫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抬头可见郭达、跑马两山,直览“雅家积雪”,遥闻金刚、南无双寺梵音,果亲王在此居住心旷神怡,因而有大量题咏问世。而此行宫正是明正土司(藏族称嘉拉甲布)夏季狩猎休养之夏宫。

明正土司,始设于元代,初称“长河西安抚使司”。明永乐五年受封“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清代简称“明正土司”。清康熙三十九年“西炉之役”后,清廷将新封的四十八个土百户、一个土千户统隶于明正土司,成为康区最大的土司,管理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全境和雅江、道孚、九龙、丹巴等县部分地区。明正土司以“素来恭顺”效忠朝廷而著称,曾率兵积极参加过驱逐准格尔出藏、抗击廓尔喀侵藏和两金川之役,深受嘉奖,曾被清廷封为“武显将军”,授二品顶戴,一时间风光无限。直到清宣统三年“改土归流”,明正土司被废除,但其影响在藏区依然存在。民国初期,川边历届政府仍依靠明正土司实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20世纪50年代“民改”后,才彻底废除土司。

明正土司的废除离不开“赵大帅”,在那个时候,“赵大帅”在炉边改土归流以来,康区众土司的日子便不再好过,如同落日下的最后一抹余辉,渐渐淡开了。赵大帅即赵尔丰,宣统三年,赵尔丰升为四川总督,立即带着他新练的边军“阅边”。他与代理边务大臣傅华封一道,自巴塘出发,经白玉绕道康北,沿途收缴了关外各地土司的印信号纸,一举驱逐了瞻对藏官。赵大帅从关外来到打箭炉,在他的兵威下,一向恭顺朝廷的明正土司,呈缴了印信号纸。1906年,赵尔丰任川滇边务大臣,改设打箭炉为康定府,在打箭炉驻兵,在川滇边实施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密切了川边藏区和内地的联系,对康定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

孙明经是又一个与“老康定”记忆密切相关的人。1939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物资条件最为艰难的时期,中国人自己连一英尺电影胶片和一卷照相胶卷也不能制造,孙明经却用胶片记录下了康定的历史,为康定留下了大量珍贵照片,其中最完整的历史素材应该是康定48家锅庄的影像,如今这些照片已经定格成了永恒的记忆。除了照片以外孙明经还完成了包括《省会康定》在内的8部影片组成的《西康》系列片,为了解国民时期的康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孙明经的老照片中,有一张他和庄学本在康定的合影,1939年庄学本也在康定考察,在西康留下了他的足迹。庄学本的著作能够再版并且赢得今人称好的是他当年拍摄的照片,以及一本名为《羌戎考察记》的游记。当人们从学术层面考察认识近代以来的西南局势时却发现,正是他的记录才使得曾经是蛮夷之地的川西有了可靠而详实的资料,这些宝贵的资料一大部分来自康定。2005年和2007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两部庄学本的著作,书名是《尘封历史的瞬间: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羌戎考察记: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这两部书代表了人们对他摄影技巧的赞赏和对他如实记录西康人文的尊重。

康定,从古到今都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科考界研究藏文化的“宠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任乃强是康藏研究的开拓者之一,1936年被任命为西康建省委员,在康定居住的4年时间里,对康定山水人文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测绘,筹撰了《西康通志》。1946年发起组织“康藏研究社”,创办了《康藏研究月刊》。法国著名探险家、藏学家,在法国被誉为“女英雄”的大卫·尼尔也对康定人文宠爱有加。她1938年7月到达打箭炉,于1938年到1944年,滞留在康定长达7年的时间。她活了一百零一岁,在漫长的一生中,大都在异国他乡和旅途中度过。她到过世界20多个国家,在远东地区呆的时间最久,而最使她眷恋不舍的地方,则是康定。她在日记中写道:“说真的,我思念那并非我的故乡的地方,它上面的草原、荒漠、终年不化的积雪,还有那湛蓝明亮的天空,这一切时常萦绕在我脑际……使我着迷着魔。”

历史上康定的藏文化受到文人墨客的宠爱,康定的地域特色和大美风光也吸引了不少艺术界的人士在这里驻留。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一些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张大千、吴作人、叶浅予、戴爱莲等先后都到康定,领略康定独特的历史文化。金陵大学美术学教授,著名国画大师吴作人,1943年来到康定,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跳锅庄》、《打箭炉少女》、《打箭炉小景》、《背水的藏族妇女》等画作,并于1945年5月在成都举办了“吴作人旅边画展”。著名画家张大千于1947年夏到康定,创作了沿途山水画多幅,出版了《西康游展》一书,内收《跳锅庄》、《御林宫雪山》、《瓦寺沟》等12副画作并配有诗咏,回成都举办了“张大千西康游纪行画展”,当时轰动蓉城。

思绪一直在时光中旋转,时光渐渐老去,那些人和事在光阴中成为了历史,也在康定的历史长河中绘出了一抹艳丽的人文色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