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民族小学 康力瑜 我国社会如今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比以前明显增多。音乐课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精彩的音乐课能让学生受益匪浅、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通过学生不断咀嚼回味并最终成为学生能享用终身的一种享受。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目前,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厌学、恐学、自制力差、意志力弱、自卑、对立、情绪不稳以及不善于交际、孤独等。因此,帮助小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是音乐艺术课的目标之一。 二、转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为了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其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该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权益,把他们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来看待和教育。 2、促进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 通过网站或家长交流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典型的有心理问题的案例,通过家长学习、家教经验交流、资料宣传等,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多方位进行音乐渗透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由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孩子生活的各方面协调培养。 1、 将音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 唱游教学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之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及活泼乐观的情绪,消除自卑、孤僻、羞怯等心理。 2、音乐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音乐教育特别有益于小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人们早就知道音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情趣的培养,也有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而且还能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