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珍兰 伍君/文 余应琼/图 9月的达通玛草原,秋风萧瑟,气象转凉,早早地就有了初冬的寒意,但在这里举行的甘孜县“爱国守法感恩”主题宣讲暨“四下乡”活动现场却涌动着阵阵暖意。9月27日至29日,由该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农牧科技、文化、卫生、司法等部门共80余人组成的“四下乡”活动工作组,带着党和政府对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和牧区群众的关怀,深入该县最偏远的达通玛片区各牧民定居点开展了文艺演出、送医药、普法宣传、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和理论宣讲等活动。 27日凌晨四点,所有演职人员从县城出发,经过近8小时的颠簸后,行程两百多公里,到达了活动的第一个目的地——大德乡政府定居点。还未等舞台和咨询台布置好,周边已被十里八村的牧民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前来咨询问题、领取材料的人络绎不绝,科技、法律、卫生服务人员也忙得不亦乐乎。在县卫生局的咨询台前,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询医问药。现年68岁的协初正在测量血压,他说:“以前我们有病都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乡卫生院或县医院治疗,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感觉很麻烦,有病只能拖,现在挺方便,这样的活动近距离方便了农牧民群众。”来自该县卫生系统的内、外、妇等科室10名业务骨干耐心细致地为当地牧民义务检查身体,为病人解答病因,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县农牧科技局、县科协准备的科普知识、牲畜疫病防治宣传资料被群众一抢而空;县司法局的干部不仅为农牧民群众发放了普法宣传资料,还组织法律专家现场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解答农牧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工青妇组织的志愿者开展了现场指导式的以“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活倡导行动。 雪山做背景,大地为舞台,牵起红色的横幅,铺上鲜红的地毯,送文化下乡演出的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围绕群众工作全覆盖和“爱国、守法、感恩”主题,讲解了群众工作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宣讲结束后,群众最期盼的文艺节目精彩上演。舞蹈《牧场传来打墙歌》、《雪山情》、《甘孜锅庄》和歌曲《家》、《感恩》、《家乡》等充分展现了甘孜各族儿女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在演出现场,牧民群众纷纷上台为演职人员敬献哈达,表示谢意。在查龙乡,当地干部职工和群众与演职人员共同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台上台下激情互动,文艺表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高潮。 “我活了73岁,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四下乡’活动。现在党的政策好,吃穿住行好,群众工作全覆盖好,正是这些‘好’才带来了今天这场精彩的演出和服务活动。”该县达通玛中心敬老院龙洛老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据笔者现场向多位农牧民群众了解,他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经常举办。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县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县财政拨付场均2万元的工作经费,为活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春英介绍,本次活动仅是甘孜县“四下乡”活动的开始,该县还将在今年10月至12月在东谷片区、绒坝岔片区和拖坝片区集中开展规模更大、参与部门更多、内容更加丰富的送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理论下乡活动,确保在3年内完成全县2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的“四下乡”活动任务。 |